
造林現場。
春風拂枝催新芽,植樹添綠正當時。連日來,崆峒區搶抓春季造林黃金時節,全面掀起造林綠化熱潮,讓崆峒大地更加綠意盎然、生機勃發。
在草峰鎮盤龍村2024年隴中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雲杉種植。為保證苗木的成活率,負責栽苗的工程隊提前謀劃,分區域實施,一邊組織人員開展栽苗工作,一邊對栽苗區域實施澆水灌溉。
據了解,該項目是崆峒區近年來爭取到的實施規模最大、補助標準最高、技術要求最嚴的林草生態建設項目,在安國、崆峒、四十里鋪等6個鄉鎮,分5個作業區同步開展市區義務植樹0.38萬畝,栽植雲杉、油松、紅梅杏等苗木22.91萬株。
“崆峒區2024年項目總任務是11.18萬畝,涉及17個鄉鎮1個林場,共區劃415個小班。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9.5萬多畝,有望在4月30日前全部完成。”項目監理負責人曹永輝説。
春意正濃,走進崆峒區各義務植樹造林現場,漫山遍野新栽的樹苗在春風中搖曳生姿,與遠處青山、近處民居相映成趣。今年以來,崆峒區將春季造林與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環境整治統籌推進,讓片片新綠轉化為民生福祉,讓生態優勢持續釋放發展動能。
“開春以來,我們及早動手,按照造林技術規範,嚴把工程整修、苗木栽植、技術服務、管護撫育等環節,紮實推進造林綠化各項工作,同時深入各義務植樹造林點提供全程跟蹤指導服務,確保苗木的成活。”崆峒區林業技術工作站副站長張新榮説。
造林綠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年來,崆峒區搶抓“三北”工程建設政策機遇,依託林業生態項目建設,聚力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按照川區增綠添景、提升檔次,兩垣治理三荒、固溝保垣的建設思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垣綜合治理,整溝整流域壓茬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區森林蓋度和森林質量顯著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此外,今年崆峒區還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依託隴中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建設,建成村莊綠化示範村17個,聚力打造“312”沿線和美鄉村示範帶206公里,綠化面積41.8萬平方米,着力建設生態宜居和美鄉村,不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綠色成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生態底色。
“2022——2024年實施隴中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20.52萬畝,通過項目的實施,全區森林覆蓋率已提升至31.04%。今年,我們結合和美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村情,一體化推進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綠化,通過串點連線,示範引領,分步驟、分階段、分片區,持續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切實改善村莊人居環境。”崆峒區林業技術工作站副站長陳小妮説。(記者 胥蕾 朱越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