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4-15 17:06:2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鎮原:産業有活力 振興動能足

2025-04-15 17:06:23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鄉村要振興,産業發展是關鍵。今年以來,鎮原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呈現出産業活力旺、發展勢能足的良好態勢。

  春風拂綠,菌香滿棚。走進鎮原縣城關鎮原鄭村澳沃農業産業園,十幾座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一朵朵形態可愛的羊肚菌爭相破土而出,錯落有致地盛開在菌壟上,散發出淡淡的菌香。

  “有幾棚羊肚菌已經成熟,我們正組織工人採摘。”該産業園負責人王波説,羊肚菌生長周期較短,每年11月播種,次年3月便可采收,經濟效益頗高。

  動作嫻熟輕柔,宛如錦上繡花。原鄭村村民祁進雲笑着説:“羊肚菌太嬌貴啦,必須輕拿輕放。” 祁進雲小心翼翼地將採摘的嬌嫩菌體放進籃子裏, 祁進雲的家門口就是産業園,一有空她就來産業園打工掙點家補。

  “産業園吸納周邊富餘勞動力就地就業75人,季節性務工6100多人次,實現務工收入94萬元。”城關鎮黨委書記吳東虎説,産業園還通過土地流轉和産品收益等多方面推動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

  原鄭村澳沃農業産業園建成日光溫室19座,目前,已種植羊肚菌8座,按畝産2000斤計算,預計收穫鮮菌6萬斤以上,總收入可達到300萬元左右。

  近年來,城關鎮緊扣全縣“菜籃子”工程主産區和蔬菜零散供應中心定位,大力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通過政策扶持、企業帶動等措施,大力發展特色菌菜産業,實現擴面延鏈。

  在殷家城鄉李園子村,四月的陽光照在鋪滿地膜的梯田裏,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猶如飄動的銀絲帶,煞是好看。“我們按照鄉上的産業發展布局,今年計劃完成頂凌覆膜6000畝,計劃種植色素辣椒1000畝,全膜玉米4000畝,種植小雜糧1000畝。”殷家城鄉李園子村黨支部書記郭改鎖説。

  “我家每年種20多畝玉米,去年又開始種了8畝色素辣椒。”殷家城鄉李園子村村民白清儀欣喜地説,種玉米和色素辣椒用的地膜和苗子都是政府免費提供的。白清儀家還養了6頭牛、10幾隻羊,每年下來收入3萬多元。

  今年,殷家城鄉依託銜接資金支持,計劃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2.8萬畝,建辦千畝點4個,推廣新品種玉米6000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500畝,發展訂單色素辣椒6000多畝,種植新品種馬鈴薯1500畝。同時,按照“村有村營”模式,對李園子羊場進行改造提升,力爭羊飼養量達2000隻以上。

  殷家城鄉張老莊村絨山羊産業培育基地,是通過盤活利用和招商引資投建的標準化絨山羊養殖繁育基地,現存欄絨山羊800隻。“我們作為‘鏈主’企業,與鎮原縣解語花山羊絨製品有限公司簽訂了羊線回收協議,與養殖戶簽訂了羊只回收協議。同時,我們還負責技術指導和防疫。”甘肅慧恩澤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白君君介紹。

  據悉,老莊村絨山羊産業培育基地是通過“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採取“支部鏈結、以投改補、合作經營、風險共治”的措施,與養殖戶一起“念羊經、發羊財”。目前殷家城鄉羊存欄30000多只,牛存欄5500多頭,生豬保供6000多頭。

  上肖鎮圍繞創建“科技農業先行鎮”的目標定位,依託省農科院鎮原實驗站等技術支撐,精心打造5000畝科技農業産業示範園,建成1個千頭肉牛養殖示範村、3個百畝種子試驗培育基地。

  “目前示範點上各項工作正在有序地開展,1000畝冬油菜和1000畝冬小麥已完成春季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工作,1000畝單作玉米示範點已完成耕種、施肥、覆膜工作,1000畝春播馬鈴薯已完成土地深松,目前正在覆膜、預計4月底全部完成種植任務。”上肖鎮副鎮長劉樹貝説。

  在示範點建辦過程中,上肖鎮突出科技化、規模化,由合作社牽頭,農戶參與,最大化降低種植風險及成本,不斷提升産業效益。“從2022年起,我們玉米覆膜、馬鈴薯覆膜都用的是無人駕駛,無人駕駛覆過去這個地膜行子直,效率高。”鎮原縣邦誠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自虎説,無人機一天可以打藥一千畝左右。鎮原縣邦誠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上肖鎮流轉了4000畝土地進行新品種玉米、馬鈴薯、藥材等特色種植,積極利用高科技提高農業生産效率。

  目前,鎮原縣靠實春播糧食地塊83.4萬餘畝,其中玉米70萬畝,豆類4.5萬畝,馬鈴薯8.5萬畝,雜糧0.4萬畝;計劃春播油料作物7.5萬畝,經濟作物保有面積達30余萬畝;維修調動適耕適用農業機械7500&套,完成整地55.3萬畝、頂凌覆膜23萬畝。(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白勇濤)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