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脈絡中,社區是最鮮活的細胞,而網格員則是細胞的守護者,他們用細緻入微的工作,編織着社區生活的溫暖圖景。在肅州區西南街街道富康路社區,網格員們身着藍色馬甲,奔走在居民與商鋪之間,傾聽居民心聲,解決群眾難題,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着責任與擔當。
入戶走訪:用腳步丈量民情溫度
“張阿姨,您近來身體可好,有沒有哪不舒服?”網格員閆雪蓮每週都會準時出現在獨居老人張玉蘭家中。作為社區的“活地圖”,她負責的網格內246戶居民的基本情況都爛熟於心。近年來,富康路社區嚴格落實“六必訪”工作機制,即困難群眾每月必訪、獨居老人每月必訪、殘疾家庭每月必訪、出租房屋每月必訪、八類重點人員每月必訪、十七類重點學生每月必訪。網格員們帶着“民情日記本”走街串巷,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協調解決管道維修、居民樓道亮化等民生問題。在走訪中,他們還特別關注“一老一小”群體,建立動態服務檔案,組織志願者開展上門服務,讓溫暖在鄰里間流動。

矛盾調解:以真心化解民生痛點
“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各退一步,事情就好辦了!”面對因噪音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樓上樓下鄰居,網格員王會珍積極運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面對面、心交心地對雙方進行耐心引導和勸解,經過共同努力,雙方終於消除對立情緒,重歸於好。近年來,她同網格其他成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100%。2024年以來,社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通過“法理情”融合調解模式,把矛盾糾紛化解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網格,矛盾就地化解。同時,針對已經化解的矛盾糾紛,採取電話、上門回訪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矛盾糾紛化解後的最新情況,持續鞏固矛盾糾紛化解成果,形成矛盾糾紛化解處置閉環,讓“小網格”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安全巡查:用責任築牢生命防線

“滅火器過期了要及時更換,安全通道可不能堵塞。”在轄區商鋪安全檢查中,網格員吳麗發現某賓館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立即督促整改。近年來,社區緊盯商鋪、出租屋、“三合一”“九小場所”等重點領域,重點關注轄區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積極開展“網格+安全生産”常態化排查工作,並提醒負責人定期檢查燃氣設備、器具、電氣線路等,樹牢安全生産理念。同時,他們還化身安全宣傳員,開展安全知識“敲門行動”,通過“網格小課堂”宣傳用氣用電安全、反詐等小知識,惠及居民300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4000余份,讓“小網格”發揮“大能量”,織密“安全網”,為轄區居民創造和諧安全的居住環境。(張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