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峰區董志鎮田畔村的麥田裏,無人機在進行飛防作業。 慶陽融媒記者 盤小美 攝
日前,西峰區董志鎮田畔村的麥田綠意盎然,植保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騰空而起,按照預設路線在麥田上空勻速飛行,將混合着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氮素營養液的藥水均勻地噴灑到麥苗上。這&無人機最大載重50升,有效噴幅為8米,每小時可作業80畝左右,相比人工作業可省水90%。
田畔村村民張立科種植了6畝小麥,往年他利用噴霧器噴灑農藥,需要2至3小時,現在無人機從開始準備到噴灑結束,只需10多分鐘。無人機的高效作業,讓他連連稱讚:“無人機不僅速度快,而且噴灑比較均勻,效果很好。”
相較傳統作業方式,植保無人機具有高效、精準、安全等優勢,在農業領域應用廣泛。在噴施作業前,植保人員會先運用多光譜無人機對種植農作物的田地進行全面測量,進而生成處方圖。噴施過程中,植保無人機可依據處方圖,自動調節用藥量,實現變量施藥、精準施藥,降低了農業生産成本,保障了農作物産量和質量。
“現在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用無人機開展飛防作業,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今年我們特地引進了安全性、智慧性更高的無人機。目前正是小麥春管的關鍵期,我們計劃投入20多&無人機,全力幫助當地農民做好小麥管護工作。”甘肅省萬世盛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劉曉剛説。
近年來,西峰區堅持科技興農、智慧助農,積極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探索“低空+農林植保”等智慧農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推廣普及智能化農機裝備和科技化種植管理手段,開展無人機等智慧農機手培訓,通過推廣示範等方式,鼓勵農戶採用無人機進行田間管理作業,提高農田作業智慧化水平,讓科技更好地應用於農業生産,助力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慶陽融媒記者盤小美 通訊員溫聰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