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3-28 18:02:39 來源: 高&縣委宣傳部

高&:科技賦能“三北”工程建設

2025-03-28 18:02:39     來源: 高&縣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時下,“三北”工程各標段施工熱潮漸起,高&縣積極應用智能化設備,採用“空中+地面”立體作業模式,助力“三北”工程建設,呈現出一幅黃沙陣前“鴻雁”翔、戈壁灘上“鐵牛”忙的壯美畫卷。

圖片

在黑河流域林草沙綜合治理項目西沙窩治沙現場,技術員祁正軍手持遙控器,嫻熟地操控着無人機吊運稻草,如遷徙的鴻雁輕盈掠過沙丘,將稻草精準投送至預定坐標。“單次飛行可覆蓋2公里範圍,日均投送稻草量達10噸。沙漠腹地人工運草耗時費力,而無人機則能輕鬆高效完成任務。”祁正軍指着遙控屏幕介紹道。

圖片

  目光轉向機械作業區,手扶式和履帶式沙障機似繡花“神針”靈活穿梭於沙丘間,在治沙工人的駕馭下有序作業。齒輪轉動間,稻草被自動壓入沙層15公分深,很快編織成一個個1.5米見方的草方格沙障。“人工壓沙每天最多兩畝,而這傢伙一天能完成二三十畝。”劉剛邊操作機械邊&&。別看這小小沙障機其貌不揚,可是防沙治沙的“中流砥柱”。

圖片

  與此同時,在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國有三益渠林場退化林修復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操作着紅柳平茬收割機、運輸車輛等設備,在紅柳叢中穿梭忙碌,有序開展紅柳的平茬與運輸。“採取機械平茬,茬口要求平滑,無劈裂茬口,以利於平茬後發芽。留茬高度不大於5公分,以利於來年萌蘗抽條。”縣治沙推廣站站長黃步青娓娓道來。

圖片

從過去的“人海戰術”到如今的“人機共舞”,高&縣正巧用科技“利器”續寫生態治理新篇章。今年,該縣依託黑河流域林草沙綜合治理、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等項目,計劃完成2.7萬畝工程固沙、1.94萬畝人工造林、6.26萬畝新造林管護、3.83萬畝封沙育林、2.36萬畝退化林修復、0.79萬畝中幼林撫育和33.5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陳佔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