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堅決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深入實施“三北工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2024年度,甘肅新增1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個國家工業綠色園區。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85家、綠色工業園區10個,綠色製造體系的範圍不斷擴大,影響力和帶動力持續增強。
甘肅稅務部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産業綠色化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綠色稅制的調節和引導作用,“頂格”推進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稅費服務舉措,全力支持企業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政策賦能 光伏企業“迎光而上”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保駕護航,年年送紅利,季季享減免,稅費優惠政策一波接着一波,給我們企業項目建設雪中送炭,真心為稅務部門點讚!”在古浪縣黃花灘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武威新誠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力對上門宣傳輔導的稅務幹部説。
為確保企業光伏治沙産業化示範項目順利推進,古浪縣稅務局積極組織“隴稅幫辦”服務團隊,深入企業詳細了解投資建設、發展規劃及稅費優惠政策享受情況,傾聽企業在政策落實、稅費服務等方面的訴求,並送上“綠色稅費大禮包”,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2024年以來,該公司累計享受稅費減免191.72萬元。
走進靖遠北灘,一座座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沿山而立,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佈滿屋頂,白色“風車”葉輪旋轉,迎風飛舞。作為靖遠“大風車”中的主力軍,中節能(靖遠)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每年利用風能輸出千萬度電。近年來,由於基礎設施投入較大,設備運營維護成本高,企業面臨現金流緊缺、發展後勁不足的壓力。
了解到企業困難後,靖遠縣稅務局快速梳理包括環境保護稅、資源稅、耕地佔用稅等多稅種政策指引合集,建立政策“定向投送”機制,提供“點對點、全方位、全時段”涉稅服務,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費優惠政策。
“稅務部門安排專人輔導,2024年,我們累計享受稅費減免800余萬元。資金盤活了,我們加大産能的底氣更足了!”中節能(靖遠)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亞蓉&&。
節能減排 製造産業“逐綠而行”
對製造業企業而言,節能減排、邁出綠色轉型新步伐是繞不開的課題。為進一步護航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甘肅各級稅務部門結合製造業綠色發展需求及特點,推出“一戶一檔”“一企一策”網格化服務模式,不斷完善政策找人、政策惠企機制,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同時,持續推廣徵納互動服務,打造可視化答疑綠色通道,為企業綠色生産提供稅務支持。
近年來,在綠色稅制的激勵和引導下,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隴西分公司對其240kA整流所整流機組進行綠色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完成氧化鋁輸送系統綠色降碳改造項目。通過技術改造,該公司鋁液綜合交流電單耗完成13425kWh/t·Al,遠低於國家標準。2023年該企業入選甘肅省工信廳公布的年度綠色工廠。
在企業減污降碳、節能環保的綠色發展道路上,隴西縣稅務局一路相伴,主動派出“稅務專家”深入調研企業生産經營狀況,現場“把脈問診”,梳理企業可以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並輔導企業線上申請享受。2024年,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隴西分公司共享受環保稅減免139.43萬元。

隴西縣稅務幹部實地調研鋁企業生産經營情況
為助力企業碳減排項目建設,嘉峪關市稅務局持續記錄企業“需求清單”,通過構建“平台+號碼+坐席+全方位服務”的“雲端窗口”,推出遠程協助和即問即辦等精細服務舉措,加強徵納互動,以“綠色通道”“預約辦稅”提供“快”服務,為企業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力。
“智慧電網及新能源就地消納示範項目,是酒鋼集團實施風—光—火(儲)多能互補、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費、降低碳耗用成本佔比的重要途徑。”嘉峪關宏晟電熱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石戈雲介紹道,“項目工程量大、投入成本多、施工周期長,面臨的涉稅問題也非常複雜。稅務幹部們不僅隨時解惑答疑,還及時提醒項目可能存在的各類涉稅風險,為我們免除了不少後顧之憂。”
服務升級 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資源循環利用是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支撐。甘肅各級稅務部門主動對接資源綜合利用類企業需求,不斷創新精細化稅費服務舉措,依託“線上輔導+上門走訪”“事前輔導+事中監管”工作模式,幫助企業算清“稅收帳”,切實防範涉稅風險,助力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廢舊農膜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但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農業污染。” 民勤縣騰宇工貿有限公司辦稅人員王奮道説,“我們將廢舊地膜經過除污、融化、膜壓等流程,華麗‘變身’為再生塑料顆粒,再由生産線機器加工生産出新的環保産品,不僅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在綠色低碳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助力白色污染“變廢為寶”,還農田於綠色,民勤縣稅務局聚焦資源綜合利用環保企業,組建“綠色稅制專家團隊”深入走訪,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定制個性化稅費優惠套餐,開展“一對一”綠色稅制培訓輔導,幫助企業準確計算應享受的稅費優惠,避免少繳、多繳稅款的情況發生,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同樣在稅收政策支持下“變廢為寶”的還有白銀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在該公司廠區的中控室內,技術人員正在結合監控視頻和實時數據,遠程控制着焚燒鍋爐、發電機等設備運轉。作為白銀市唯一一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該公司每年可處理生活垃圾22萬噸,年發電量約6000萬KWh,改變了白銀市生活垃圾簡單填埋的狀況,在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上,通過焚燒發電變廢為寶,進一步提升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水平。

白銀高新區稅務幹部在白銀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宣傳輔導
“垃圾焚燒發電,不但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還能豐富電力供應渠道,焚燒産生的爐渣經過專業處理後還可以製成磚塊等建築材料,可謂是‘一舉多得’。”白銀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海玉説,“從項目落地到成功運營再到今天成為全市最大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基地,離不開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僅2024年,公司就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徵即退143.19萬元和環境保護稅減免33.21萬元,讓我們有充足的信心守護好當地的‘藍天碧水’。”(屠小東 張愛霞 胥慶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