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敦煌市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求,創新推出“1211”工作機制,即一套宣講模式、兩項激勵措施、一種高效推進方式、一個品牌培育體系的文明實踐路徑,有效引領、凝聚、服務群眾,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入發展。
全新模式增強理論宣講“穿透力”
敦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宣傳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借助各類平台,採用“雲上講”“系統講”“微宣講”“特色講”等模式,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至千家萬戶。
統籌網絡資源,利用“掌上敦煌”APP、文明敦煌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擴大範圍“雲上講”;分級分層分類,運用群眾熟悉且喜愛的語言“系統講”;發揮品牌優勢,採取“宣講+文藝”等形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貼近基層“微宣講”;策劃宣講“菜單”,創新演繹敦煌曲子戲《黨河情》,打造文明實踐的“特色課堂”。累計開展宣講2437場次,受眾12.2萬餘人次,《敦煌曲子戲唱響黨的二十大》榮獲甘肅省理論宣講優秀微視頻獎。
“評星”“獎補”激活所站建設“強引擎”
探索實行“星級評定+以獎代補”工作機制,制定星級評定細則和管理辦法,實行五檔星級評定和動態管理。組織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對全市9個文明實踐所和64個文明實踐站進行互學互評與量化評定。對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採取以獎代補,給予經費扶持,確保資金專項專用。
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用獎勵機制取代直接補助,讓“坐等果子落地”變“跳起來摘桃子”,激發了各實踐所站的積極性,促使其從被動到主動轉變。文明實踐雲平台註冊志願服務隊470余支,志願者4.9萬餘名,發布活動1.6萬餘項,開展點單活動5200余次,各實踐所(站)逐漸建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群眾愛來的“百姓之家”。
學習觀摩賦能文明實踐“新提升”
先後組織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赴廣東省珠海市等省內外城市考察學習。通過“學先進、補短板、促提升”,在陣地資源整合、文明實踐機制創新及實踐品牌培育上,借鑒先進縣市經驗,注重轉化應用,持續優化工作機制,提升工作效能。
組織開展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觀摩交流活動與專題培訓會,促進互學互鑒。通過現場觀摩各實踐站的陣地、隊伍、活動等情況,提煉優秀範例。目前,全市有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培育提升為示範所(站),敦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評為甘肅省年度優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特色文化引領品牌活動“大飛躍”
堅持敦煌文化引領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內涵孵化新項目,建立文明實踐項目庫,精選40余個項目入庫。策劃舉辦文明實踐項目大賽,不斷拓展文明實踐的漣漪效應,品牌項目建設由孵化、推進到管理一整套體系逐漸完善。
圍繞“人類敦煌·擁抱文明”文明實踐形象品牌,結合“萬人星空演唱會”“敦煌文化環球連線”活動品牌等“敦煌熱”深入挖掘培育了“理響敦煌”“敲門嫂”等70余個文明實踐品牌活動和項目。其中,“益撿有禮”入選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省級品牌庫首批入庫品牌,獲中央文明辦的高度認可。
敦煌市通過“1211”工作機制,在理論宣講、所站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文明實踐走深走實,讓文明之花在敦煌綻放。(楊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