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正在采收油菜。 通訊員 王春燕 攝
春節剛過,室外雖然依舊寒氣襲人,但西峰區肖金鎮的溫室大棚裏卻溫暖如春,大棚內反季節蔬菜陸續成熟,搶“鮮”上市,不僅為種植戶帶來可觀收入,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和增收機會。
走進慶陽萬潤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一座座整齊劃一的日光溫室大棚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油菜種植大棚內,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緊采收。看著豐收的小油菜,種植戶馬紅梅喜上眉梢。“今年油菜長勢非常不錯,一棚能産4000多斤,經濟效益也很好。”馬紅梅説。

種植戶查看新品種辣椒的長勢。 通訊員 王春燕 攝
在種植戶李銀煥的辣椒大棚內,一壟壟、一簇簇辣椒挂滿枝梢,外形飽滿,成色鮮亮,椒香四溢。李銀煥穿梭在辣椒地裏忙着採摘成熟的辣椒,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這個辣椒是我們從山東引進的新品種,産量高,口感也好,深受市場歡迎,並且這個品牌的辣椒如果管理得當,就一直能結果,采收期可以持續到今年6月。”李銀煥説。
慶陽萬潤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20年,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吸納周邊農戶承包大棚,種植各類蔬菜、水果及花卉等281棚,同時組織基地的技術骨幹成立技術團隊,對種植戶進行傳、幫、帶,開展技術指導,促進蔬菜産業提質增效。
“合作社目前有近50棚油菜上市,還有部分白黃瓜、旱黃瓜和十幾棚辣椒也陸續進入採摘期,品質都不錯,滿足了本地的市場需求。”慶陽萬潤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米世傑説。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近年來,西峰區立足區域資源優勢,持續培育壯大特色産業,大力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全力打造“大棚經濟”,走出了一條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之路。2024年,西峰區以建設千(百)畝蔬菜基地為重點,通過科學規劃布局,建成了肖金千畝設施蔬菜基地和什社李嶺及武川、溫泉齊樓、肖金李城及紙坊、顯勝冉李等6處百畝設施蔬菜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組發展大棚蔬菜1811座、溫室蔬菜952座,其中大棚螺絲椒、西葫蘆和露地剁椒、朝天椒等産品深受市場的認可,供不應求,蔬菜生産效益創歷年新高,棚均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通訊員 王春燕 任子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