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啊,這是我們鄉鎮的社火。”
“社火隊伍人好多,真好看呀,今年真熱鬧!”
鑼鼓喧天,社火歡騰,人頭攢動,熱鬧非凡……2月6日,永昌縣2025年“大美永昌春意濃,龍騰蛇舞鬧新春”社火秧歌集中展演活動精彩絕倫、喜慶熱烈,縣城裏四面八方的人聞訊而來“蜂擁而至”,一路看一路追。

下午14時,全縣7支表演隊伍從永昌縣城東西大街出發展開社火路演,環繞永昌鐘鼓樓,向南北大街一路歡騰,參演隊員們身着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個個精神抖擻、神采飛揚,將社火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把新春的歡樂與祥和播撒至永昌的每一寸土地。
“我們表演的是傳統社火,現在服裝比以前好看多了,今天代表我們水源鎮參加展演,心情特別舒暢特別歡樂。”今年66歲的毛仲俊説,他們從臘月就開始排練,對於這場演出,他們同樣充滿期待。

鏗鏘有力的節奏,騰跳起伏的龍獅,豐富多樣的隊形變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有的早早駐足街邊靜候,有的紛紛涌上街頭,一路追一路看,興致勃勃地享受着社火表演帶來的歡樂時光,不時駐足拍照、拍手叫好,個個都沉浸於這濃郁的節日氛圍之中,感受着傳統民俗文化帶來的獨特魅力與喜慶氣息,為永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節日色彩,使傳統民俗的活力在永昌大街小巷中盡情流淌、蔓延……
“媽媽,快看龍,我最喜歡龍了。”8歲小朋友李蕊馨在家長的陪同下看得目不轉睛,過足了眼癮。

“好看,熱鬧啊,看得我都想加入他們,明年我也要玩一玩、鬧一鬧呢。”居民厙翠香説,今年的社火格外熱鬧,節目多,歡樂多,讓過年的氛圍更濃了。
老人們早早坐好小板凳佔據前排,大人小孩紛至沓來,很多小孩被家長高高地架在肩膀上,避開熙攘的人群,選擇最佳的角度觀看這場浩浩蕩蕩的社火表演……
下午15時,永昌縣文化健身廣場已然被前來觀看社火展演的群眾圍得“水泄不通”,大家熱情高漲,對這場文化盛宴期待不已。

下午15時30分,踏着喜慶的鼓點,和着歡快的節拍,7支表演隊伍相繼登場。絢爛多姿的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年味十足的傳統民俗節目輪番上演,大爺大娘憨態可掬、喜氣洋洋,在場的觀眾不由得都拿起手機拍攝錄製,生動的演繹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80歲的南成善老人坐在最前排,他拿起手機一直在錄製,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不想錯過。他告訴記者,自己年輕時候也鬧熱火,跟過去相比現在的社火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也更好看。
“我們上四壩村一直鬧社火呢,我玩了十幾年了,哪個角色都玩,冬天閒了,也是一種娛樂,大家聚到一塊心情也好。”來自東寨鎮社火代表隊50歲的孫志高告訴記者,社火也是一種文化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把村裏的人氣也聚集起來了,大家一起歡樂一下,個個都十分願意。

的確,社火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體現,通過社火展演,不僅要讓鄉親們嘗到熱騰騰的年味兒,更要讓年輕一輩觸摸到祖輩相傳的生命力。
在永昌社火展演隊伍裏,不難看見很多年輕的面孔和身影,他們朝氣蓬勃,活力滿滿。
水源鎮社火代表隊的萬雨靜告訴記者,參與社火特別好玩,不光能交朋友,還能感受到社火中的快樂和激情,明年有機會想耍獅子。
返鄉大學生劉文茂説,今年是第二次參加社火表演,在排練中感受到了社火的魅力,發覺太有意思了,明年還想繼續參加。
從看社火到參加社火表演,與萬雨靜、劉文茂一樣,永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利用空余時間積極投身到社火表演中來,他們或扛起獅頭,或揮舞龍身,一招一式盡顯青春活力,通過他們的努力,傳統社火表演在新一代的傳承中綻放了出了別樣的光彩。

手舞彩扇,腰係彩帶,旱船靈巧,彩車華麗……社火展演精彩不斷。
80歲的陳兆瑞老人是朱王堡鎮流泉村社火隊裏的“膏藥匠”,他算得上是7支表演隊伍中的年齡最長者,他向記者介紹道,朱王堡鎮社火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開始,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此次我們流泉村170多人的古裝社火就是要歡騰起來,我們玩一玩、鬧一鬧,有對新春的祈福,也有對生活的熱愛。
鑼鼓喧天賀新春,春風得意人歡笑。社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永昌社火更是永昌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火表演已然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力量,它展現着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也承載着廣大民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歲歲年年,鬧社火、辦社火、看社火,一代代永昌人在最質樸而溫暖的歡聲笑語中將社火延續傳承,因為,我們都是追社火的人。(記者:張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