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霍偉,政協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中國移動甘肅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多年來,他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帶領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充分發揮央企在科技創新、産業控制、安全支撐方面的三大作用,勇擔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科技強國主力軍的責任,積極助力甘肅省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本期【新華訪談】對話霍偉委員,傾聽他的所思所感。
新華網:您在政協甘肅省十三屆三次會議“立足省情實際 提升承接産業轉移能力”專題協商議政會上建議,進一步放大甘肅省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承接算力産業轉移的優勢。能否具體談談甘肅省發展算力産業有哪些優勢?
霍偉:甘肅省發展算力産業具有四大優勢。首先,政策支撐優勢明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算力産業發展,&&《甘肅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文件,推動算力産業快速發展。慶陽已成為全國八大樞紐節點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之一。其次,新能源資源優勢突出。我省擁有豐富的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目前新能源裝機規模已超過6000萬千瓦,預計“十五五”末突破1.3億千瓦,“瓦特”乘“比特”將為甘肅算力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再次,慶陽算力産業園的後發優勢已經顯現。慶陽智算産業規模快速增長,為承接東部算力産業轉移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後,我省服務全國算力統一大市場的能力優勢已經具備。工信部2024年10月份公布數據顯示,慶陽至其他七大樞紐節點的傳輸性能全國最優,全省已形成以慶陽為中心、帶動14個市州算力産業發展的引領優勢,為甘肅算力服務全國提供了可靠保障。
新華網:甘肅省如何立足這些優勢發展算力産業,您在發言中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能否詳細談談?
霍偉:面向未來,我建議從四個方面發力,持續培育壯大本地算力産業。一是加強頂層規劃。在“十五五”規劃中突出算力産業發展頂層設計,&&以蘭州、慶陽兩大算力集群為核心的算力發展規劃和綱要,前瞻布局數據中心、傳送網絡等基礎設施,成體系承接算力應用企業,加快吸引相關企業入駐,增強産業轉移“吸引力”。二是完善政策支持。實施普惠性、持續性、全方位的扶持獎勵政策,推動新能源發電消納與算力産業電力需求銜接,通過“源網荷儲”、數算電融合等方式提高綠電供應率,降低電力成本,實現算力與新能源産業雙贏,提升産業轉移“競爭力”。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數字政府建設,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深化數據共享應用,打通數據壁壘,建設數據交易市場,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夯實産業轉移“保障力”。四是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布局。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算力+低空經濟”融合創新,布局量子計算與超級計算融合,完善“雲網數”一體化保障體系,增強産業轉移“帶動力”。
新華網:針對算力産業轉移承接,中國移動甘肅公司能發揮哪些作用?
霍偉:甘肅移動作為駐甘央企,始終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信息通信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深入落實“東數西算”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部署,取得顯著成效。一是算力能力快速提升。甘肅移動慶陽智算規模已從2024年初的3000P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增長至3萬PFLOPS,創新採用“預製化+微魔方”“鋼結構+定制化”等方式,創造了100天建成新型工業化數據中心的“慶陽速度”,預計2025年底將達到5萬PFLOPS。二是運力能力形成新優勢。甘肅移動已建成對內覆蓋全省、對外“一跳直達”全國重點城市的400GOTN網絡,為甘肅算力服務全國奠定基礎。三是産業集聚效應顯現。甘肅移動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依託中國移動545家參股企業和超30萬家産業鏈合作夥伴生態,積極赴北京、上海、合肥、廈門等地招商引資,已引入數十家頭部企業,投資意向超50億元。下一步,甘肅移動將繼續落實“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全力推進“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和中心集群建設,以算力産業發展助力我省産業轉移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