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周佔琪,政協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冬蟲夏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本期【新華訪談】對話周佔琪委員,傾聽他的所思所感。
新華網:蘭州市榆中縣北山區域作為重要農業區域,具備深度開發的可能性,您對此提出了一系列提案建議,能詳細談談嗎?
周佔琪:榆中縣北山區域耕地資源豐富,但由於地形、氣候、水資源等自然條件限制,以及農業技術和基礎設施的不足,存在耕地碎片化、農業産出低效、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針對這些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快灌區建設。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蓄水池、灌溉渠等設施,合理規劃灌區,實施引黃河水上山灌溉項目,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農作物産量。
二是推進土地整治與流轉。通過土地整治項目,整合零星耕地,形成規模化種植區域,降低生産成本。鼓勵農民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形式流轉土地,實現規模化經營,提升生産效率。
三是發展特色農業。利用北山地區耕地資源豐富、流轉成本低、自然條件優越的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規劃甘草、黃芪等特色中藥材和百合、文冠果等特色農作物種植集聚區。同時,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四是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開展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通過植樹造林、種草等措施恢復生態環境,提高耕地質量。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鼓勵農民積極參與生態保護。
五是加強政策引導與支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領域,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針對中藥材産業開發保險産品,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保障農民收益。
新華網: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您也提出了防止放牧破壞北山生態修復的提案,能談談提案背景和相關建議嗎?
周佔琪: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榆中北山地區作為重要生態屏障,因各類原因植被覆蓋率下降,土壤侵蝕加劇,影響了生態修復效果。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加大對黃河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公眾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健全執法機制,保護這裡脆弱的生態結構。
其次,推廣科學放牧與輪牧制度。鼓勵農民採用科學放牧方式,合理規劃放牧時間和地點。實施輪牧制度,減輕對單一區域的放牧壓力,促進植被恢復。
再次,加大生態修復與監測力度。比如增加對榆中北山等生態脆弱地區的修復投入,採取人工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建立生態監測體系,定期評估生態修復效果。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與生態補償。鼓勵發展生態農業等新興産業,減少對傳統畜牧業的依賴。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為生態保護作出貢獻的牧民給予經濟補償或政策優惠。
最後,加強跨部門協作與信息共享。林草、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部門應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時發布生態保護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新華網:感謝周委員的分享。您不僅關注地方經濟發展,還積極推動生態保護,展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周佔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企業家,我將繼續以“道地文化”為引領,推動地方特色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協同發展,為甘肅乃至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