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譜新篇 實幹擔當勇爭先——武威市2024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凝心聚力譜新篇 實幹擔當勇爭先——武威市2024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5-01-21 09:14:03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凝心聚力譜新篇 實幹擔當勇爭先——武威市2024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甘肅合西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涼州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眼窩子沙區域,草木蔥蘢,綠意盎然。

  甘肅重通成飛新材料有限公司風機葉片成型車間。

  武威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熱土。本版圖片均由金奉乾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回顧走過的路,心潮澎湃。

  2024年,武威市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走在前、幹在先,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生力軍”的要求,加力實施“四強”行動,做深做細“五量”文章,加快建設“兩區兩地”,着力構建“兩擎牽引、五極迸發”高質量發展格局,拼搏實幹、奮勇爭先,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設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威邁出堅實步伐。

  這是抬高坐標的一年——固定資産投資連續18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持續高位增長。上半年和三季度均獲全省高質量發展“進步獎”第一位。

  這是加速發展的一年——全市上下聚焦重點産業鏈,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等4條産業鏈産值突破百億元,特色醫藥等5條産業鏈産值保持兩位數增長。

  招商出新招 項目掀熱潮

  2024年新春伊始,武威市召開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暨招商引資工作動員大會,吹響了“聚力打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大會戰’,奮力奪取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開門紅’”的號角。

  3月,武威市在烏魯木齊市開展2024年“春暉行動”新疆行招商活動,與新疆特變電工、新疆臻元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等行業頭部企業簽約項目25項,簽約金額44.9億元。

  6月,在“武威市·江浙行”專題招商暨文旅宣傳推介會上,武威市與浙能集團、杭州鑫磊半導體科技公司等50多家企業洽談對接招商引資簽約項目60項,總投資145.53億元。

  7月,在第三十屆蘭洽會武威市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武威市與金鼎旭陽新能源公司等223家企業洽談簽約項目230項,總投資418億元。

  11月,“武威市·閩粵行”專題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市舉行。大會成功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3項,簽約金額101.06億元。

  ……

  2024年,武威市積極提升招商專業度,精準匹配地方資源與企業需求,在招大引強、延鏈補鏈強鏈上取得新突破,引進“三個500強”和頭部企業17家,落地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

  ——市縣協同發力,構建招商“新格局”。縣區依託工業園區主陣地、主平台,實行縣級幹部分片包抓責任機制,成立駐外招商工作站,對接引進一批引領性、標誌性、鏈主型項目。

  ——強化以鏈引商,發揮招商“新優勢”。建立健全“一鏈條、一專班、一圖譜、一方案”産業鏈招商工作機制,細化完善“一圖譜三清單”,謀劃延鏈補鏈項目、梳理産業扶持政策、確定目標企業,全面加強“鏈主型”“上下游”企業招引。引進實施黃羊抽水蓄能電站、奶業研究院等産業項目,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創新招商方式,匯聚招商“新動能”。拓寬招商渠道,設立招商引資聯絡中心,充分發揮好招商大使資源優勢,強化以商招商、委託招商。發揮“歸雁效應”,推進鄉情招商,與特變電工、金風科技等企業達成一批合作項目。

  一年來,15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30%,288個市列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3.9%,全年建成投運138個項目。甘肅博貞原生物乳業有限公司年産8600噸系列乳製品精深加工項目、甘肅新玉通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産6萬噸工業硅項目投産運行。

  回望鏗鏘足跡,發展路徑愈加清晰——必須樹牢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鮮明導向,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牽引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優 發展勢頭強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武威市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為加快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採取務實舉措保障民營企業在武威發展後顧無憂。

  從首次發布民營企業30強榜單,到兌現政策資金,再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持續推進,一項項細緻入微、壓茬推進的政策機制,激活了全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無限潛力,也展現出武威重視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2024年,武威市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持續推進政務、市場、法治、創新、要素、人文“六大環境”提升工程,民營經濟佔生産總值的比重居全省前列,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積極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充分應用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張網”,全流程電子化率達到100%。深入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

  在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落實“天馬人才服務卡”制度,簽約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75名,為86家科技型企業爭取省級獎補資金940萬元、落實市級強科技獎補資金995萬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武威市民營企業聚焦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研發新産品、開闢新市場、創造新業態,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

  2024年,武威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04戶,新認定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43戶、“專精特新”企業20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0戶,授權專利836件,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39.7億元。

  從産業升級到動能轉換,從製造業到服務産業,從變革創新到駛入高質量發展賽道,遍佈全市各行各業的民營企業生機勃勃,走向更加廣闊的舞&。

  大漠繪丹青 綠進沙成金

  八步沙是騰格裏沙漠南緣凸出的一片沙漠,是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一夜北風沙騎墻,早上起來驢上房”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如今,八步沙變了模樣。榆樹沙棗、花棒檸條搖曳交響,各種花香裹在一起,沁人心脾。

  荒沙做證——久久為功,經過幾十年持續努力,古浪縣239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初步治理,率先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中第一個以縣為單位的殲滅戰。

  綠樹做證——2024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0萬畝、工程固沙17.2萬畝、退化林修復13.5萬畝、退化草原修復42.1萬畝,治沙植綠大見成效。

  黃沙漫漫風寂寥,梭梭叢叢向天際。武威市堅決扛起當好全省防沙治沙排頭兵使命,研究制定荒漠化治理樣板區實施方案,精心實施“三北”六期重點項目,堅決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加快建設全國荒漠化治理樣板區。

  在艱苦的生態治理進程中,武威市涌現出“時代楷模”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全國林業英雄郭萬剛、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姜莉玲、全國治沙勞模王銀吉、全國綠化勞動模範馬俊河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在典型的引領帶動下,全民參與防沙治沙的熱情更加高漲、氛圍更加濃厚,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當代愚公精神更加深入人心,2024年完成義務壓沙2.5萬畝、義務植樹853萬株。

  荒漠化治理是一場持久戰,最根本的是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從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開展全流域、全行業、全過程深度節水控水,到全省率先制定&&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實施意見、鞏固擴大“六大節水行動”成果、進一步完善水系水網布局,大力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濃郁的綠色正不斷加厚鋪展;新崛起的防護帶內,沙退人進、向新發展。武威正在續寫漫漫沙海裏接續奮鬥的生態故事。

  ——堅持治沙、生態、産業相結合,大力發展沙漠種植、沙漠養殖、沙漠旅游等特色産業。推廣沙生藥材種植,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在沿沙區種植梭梭接種肉蓯蓉、鎖陽、甘草等沙生藥用植物。

  ——民勤縣實施甘草良種繁育和野生撫育基地建設項目,選育的“國甘1號”成為全國唯一認定的人工培育甘草新品種。積極發展沙漠養殖,八步沙林場建成土雞養殖基地,註冊八步沙“溜達雞”品牌。

  ——拓寬以沙促游路徑,依託沙漠旅游資源探索開發沙漠越野、戶外露營等旅游新業態,民勤通航小鎮等一批沙漠旅游項目建成投運。

  當“綠水青山”轉化為建設“金山銀山”的現實生産力,武威的發展勢能加速釋放、動能加快轉換,奏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彩樂章。

  “鏈”就競爭力 激發新動能

  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武威在深入思考和深刻實踐中,探索破題之道。

  産業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延鏈補鏈強鏈則是推動産業發展的題中之義。2024年,武威市圍繞重點産業鏈,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着力增強創新能力,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合力推進梯次培育,多措並舉持續夯實産業鏈發展基礎。

  ——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産業增勢強勁。建成及在建新能源裝機規模1275萬千瓦、居全省第二位,隴電入浙±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2×100萬千瓦調峰煤電項目開工建設,遠景智慧儲能電池、紅沙國能共享儲能等項目建成投産。

  ——特色農産品及食品加工産業優勢明顯。以農産品精深加工為牽引,推動休閒食品、肉製品、酒類釀造、麵粉加工、飼料等産業規模不斷壯大,伊牧蘭公司被認定為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奶産業集群成勢。奶牛存欄11.78萬頭,鮮奶日加工能力達到2100噸,穩居全省第一位,伊利乳業被評為省級優秀鏈主企業。

  ——新材料産業穩步壯大。組建碳基新材料企業創新聯合體,超級電容器、工業硅、光伏電纜等項目建成投産,高純硅、鋰電池等新材料項目加快實施。

  ——文旅産業蓄勢引爆。以蘭張高鐵蘭武段的開通為契機,加大引客入武力度,全市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005.68萬人次,同比上升133.77%,游客旅游花費352.37億元,同比上升131.36%。成功舉辦“月出涼州·武威詩會”“四省十二城”文化旅游聯盟大會等特色活動。漢唐天馬城被評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全國研學旅行基地。

  ——數字産業賦能聚力。以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為主線,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依託稻盛雲智算中心,引進實施了一批工業農業數字化平台項目,進一步拓展了“智慧+”應用場景。

  ——特色醫藥産業延鏈拓展。組建西北重離子放射治療聯盟,重離子醫學轉化工程研究中心獲省級認定,重離子中心獲得全省新型研發機構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第一名,啟用重離子三、四號治療艙,武威重離子蘭州院區正式運營,治療能力較上年提高了3倍,累計治療患者1700多人。

  ——綠色環保産業成鏈增效。緊盯高效節能、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改造提升等領域,加大項目招引力度,以農業廢棄物循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等為重點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鏈條不斷延伸。

  ——精細化工産業加快構建。聚焦化工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化工企業安全穩定運行,初步形成了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化肥增效劑、顏料中間體、橡膠助劑等精細化工産業體系。

  武威市找準産業鏈的“核心點”,通過“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協調解決上下游堵點難題,高位推進産業鏈鏈長制工作持續走深,讓9條産業鏈加速成長為9棵“産業樹”,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

  腳下,是欣欣向榮的土地;前方,是山水迢迢的征途。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武威市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戰略布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武威力量。(金奉乾 甘曜毓)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