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 砥礪前行 苦幹實幹 富民興隴——聚焦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勠力同心 砥礪前行 苦幹實幹 富民興隴——聚焦政府工作報告

2025-01-21 09:15:17
來源:甘肅日報

  2024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2024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3萬億元、增長5.8%,增速居全國第3位,連續10個季度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5萬關口、達到5.28萬元。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3.2%,增速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1%,增速高於全國0.6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1.4億元,增速居全國第8位。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增速居全國第3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增速居全國第3位。

  1 聚力打好穩增長陣地戰

  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 項目建設加力推進。300個省列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9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114.2%。通高速縣達到82個。市場化實施“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項目14個。

  ■ 消費市場回暖向好。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10336場次。快遞業務量和收入增速分別居全國第3位、第2位。全省接待游客人數、旅游花費分別增長15.9%、25.7%。蘭州中川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700萬人次。

  ■ 資源優勢加速轉化。出讓礦業權182宗、成交價116.8億元,均居全國第2位。原煤、原油、天然氣産量達到6640.8萬噸、1253.6萬噸、9.1億立方米。新增新能源裝機1258萬千瓦、總量達到6437萬千瓦,裝機和發電量佔比均居全國第2位。

  ■ 區域經濟競相發展。慶陽經濟總量邁上1200億台階,酒泉經濟總量突破千億、達到1042億元,臨夏州經濟總量躋身500億元行列。蘭州高新區全國排名53位、提升3位,天水經開區、張掖經開區全國排名46位、82位,分別提升6位、49位。

  2 聚力打好調結構突圍戰

  産業動能明顯增強

  ■ 新質生産力加快成長。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8.4%。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8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63家、增長16.2%。

  ■ 新舊動能轉換升級。實施“三化”改造項目310個、産業鏈重點項目810個。冶金有色、新材料、裝備製造産業鏈産值均增長20%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4.9%。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引進企業357家,算力規模達到5.1萬P。

  ■ 現代農業擴量提質。糧食播種面積、單産、總産“三增長”,糧食産量259.2億斤。建成高標準農田284萬畝,績效考核排全國第3位。完成鹽鹼耕地治理6.3萬畝。“牛羊菜果薯藥”全産業鏈産值4928億元。

  ■ 經營主體加快成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5戶。新設經營主體30.8萬戶。落實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等稅費優惠政策144.8億元,惠及經營主體14.1萬戶次。項目民間投資增長11.9%。社會融資規模增加557.4億元,完成直接融資979億元、增長7.9%,新增“險資入甘”落地資金213.4億元、增長46.7%。

  3 聚力打好促改革攻堅戰

  發展活力加速釋放

  ■ 國企改革持續深化。省屬企業工業總産值、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7.1%、4.2%。14家省屬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科改企業”。

  ■ 營商環境大幅改善。開發投運營商環境問題線索“一鍵舉報”平台,受理問題辦結率90.2%。20件“高效辦成一件事”上線運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工程項目審批改革質效居西北第1位。全省21萬名幹部包抓聯企業46萬戶,協調解決問題3.9萬個。

  ■ 其他改革有力有序。建立煤電容量電價補償機制,優化調整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涼州、隴西、康縣3縣區完成農村宅基地“兩項試點”。中考改革有序推進,普通高中入學率達到77%。3所高等職業學校升格為本科高校,新增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所、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所。

  4 聚力打好擴開放主動戰

  通道地位不斷強化

  ■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與央企新簽合作項目投資額2248億元、增長56%。招商引資簽約金額1.15萬億元、到位資金7969.9億元,分別增長13.1%、33.7%。外貿進出口額615.4億元、增長25.2%,增速居全國第1位。

  ■ 開放平台影響擴大。蘭洽會、文博會、藥博會、公祭伏羲大典成功舉辦,對外開放主平台功能更加彰顯。新增國際友城3對。新設外資企業66家,實際利用外資8619萬美元。

  5 聚力打好惠民生持久戰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 脫貧成果持續鞏固。“一鍵報貧”機制識別監測對象3.2萬戶14.9萬人,風險消除率68.6%。東部協作省份和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援助資金38.8億元、消費幫扶94.9億元。“央地攜手·富民興隴”消費幫扶聚力行動採購金額11.4億元。

  ■ 社會保障織密兜牢。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19.2萬人,勞務收入1637.5億元。紮實開展治理欠薪行動,為5.58萬名農民工追回工資7.2億元。深入實施“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幫辦實事17.5萬件,資助款物4290.2萬元。改造老舊小區455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8%和95%以上。

  ■ 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敦煌學研究文獻庫、數字藏經洞成功上線。我省人均博物館擁有量居全國之首。音樂劇《飛天》、電影《長空之王》、歌曲《枕着光的她》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 民生實事如期交賬。義務教育增補學位2.8萬個。1萬名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城鎮新增就業31.4萬人。建成投運100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300個村級互助幸福院。向6097名困難家庭子女發放普通高校入學資助金5650.4萬元。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成“水盆子”914個。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3萬戶。

  ■ 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黃河流域甘肅段水質優良比例98.2%,幹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9年達到Ⅱ類。完成國土綠化綜合治理1370.6萬畝。實施林草沙綜合治理項目53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1.3個百分點,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98.6%。

  6 聚力打好防風險保衛戰

  平安建設紮實推進

  ■ 化債化險突圍破局。監管口徑高風險機構退出10家,融資平台壓降94戶、下降35.9%,保交房交付住房近7萬套,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 安全形勢穩定向好。生産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13.3%、12.1%、25.5%、24%。有效應對1961年以來最強區域性暴雨災害。建成國家西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

  ■ 民族宗教和睦和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有形有感有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深化,宗教依法治理水平持續提升。10家單位、10名個人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表彰。

  ■ 社會治安持續改善。刑事案件發案數、治安案件受理數分別下降28%、10.6%。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發案、損失“雙下降”。信訪工作法治化全面推進,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達到96.4%。

  2024:

  ●省列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93.1億元

  ●蘭州中川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700萬人次

  ●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6437萬千瓦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63家

  ●“牛羊菜果薯藥”全産業鏈産值4928億元

  ●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19.2萬人

  民生實事如期交賬

  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19.2萬人,勞務收入1637.5億元

  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8%和95%以上

  外貿進出口額615.4億元,增速居全國第1位

  新設外資企業66家,實際利用外資8619萬美元

  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

  工程項目審批改革質效居西北第1位

  糧食播種面積、單産、總産“三增長”

  建成高標準農田284萬畝

  全省接待游客人數增長15.9%

  快遞業務量和收入增速分別居全國第3位

  2025 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發展謀劃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和7%左右。糧食産量穩定在252億斤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1 聚焦全方位擴大內需

  着力提消費促投資

  ■ 大力提振消費需求。實施服務業企業三年倍增計劃,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産性服務業雙向發力。提振傳統消費,激發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

  ■ 加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建設蘭合、平慶、天隴、西成鐵路甘肅段、蘭張高鐵武張段、寶中鐵路“中衛至平涼段”擴能改造工程。加快“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設。力促平涼機場儘早開工,開展慶陽機場改擴建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黃河甘肅段河道防洪治理、景電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

  2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力爭全省研發經費達到180億元,財政科技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1.5%。建設15個通用化試驗驗證和中試平台。新培育省級單項冠軍企業15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戶以上、創新型企業500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00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達到1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

  ■ 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實施“三化”改造項目300個。開工建設蘭州石化120萬噸乙烯改造項目。爭取建設有色金屬和戰略性礦産資源儲備基地。全面推動隴東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煤炭産量超7000萬噸、原油産量達1250萬噸以上。

  ■ 做大做強新興産業。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力爭新能源並網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加快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力爭算力規模突破10萬P。新建5G基站8000個。中醫藥全産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

  ■ 提升園區發展能級。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編制全省開發區發展規劃。加快“金白蘭武”有色金屬、“寶漢天”工業母機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建設,打造3個以上省級先進製造業集群、30個以上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3 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 加快鄉村全面振興。培育一批産值超500億、1000億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爭取獲批1—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牛羊菜果薯藥糧種”8個産業集群全産業鏈産值突破6100億元。打造100個左右省級“和美鄉村”。

  ■ 深化區域協調發展。加力實施“強省會”行動。打造酒泉、天水區域中心城市。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力爭“百億縣”達到一半以上。

  ■ 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實施“八大行動”,力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1%。全面落實城鎮“零門檻”落戶政策。實施城鄉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有條件的城市逐步將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範圍。

  4 完善大保護大治理格局

  堅決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 深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加強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和祁連山、子午嶺、渭河源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強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0平方公里以上。全面完成重要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

  ■ 系統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推動祁連山、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加快阿萬倉、美仁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完成營造林560萬畝。打造美麗幸福河湖25個以上。實施水資源超載區綜合治理。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空氣質量改善行動。健全城鄉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置體系。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積極申報國家碳達峰試點。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

  5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省委確定的339項重點改革任務落地。高質量收官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啟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深入實施“數據要素乘”三年行動計劃。

  ■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辦法。深入推進“五轉”工程。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

  ■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申建中國(甘肅)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力培育外向型企業。增加圖定班列班次。新建海外倉8個。創建敦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舉辦第三屆國際友城經貿對接活動。

  ■ 拓展跨省域合作。着力提升“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質效。積極發展飛地經濟。推進蘭西城市群建設,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作互動。

  6 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全國重要的文化傳承創新基地

  ■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深度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全面實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加強石窟洞窟、雕塑、壁畫保護。構建中華文明甘肅標識體系。建設中華文化甘肅數據庫。

  ■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創建國家級文化育人實驗區。實施隴原文藝高峰攀登工程。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

  ■ 培育文化旅游支柱産業。規劃實施一批國家級、省級文化産業園區和文化生態示範區。打造黃河文化旅游帶甘肅段。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産業鏈。開發紅色隴東、長征會師、載人航天等經典線路。

  7 堅持民生至上

  更大力度增進群眾福祉

  ■ 多措並舉促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真情關愛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提升創業孵化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平台服務效能。

  ■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實施城鎮公辦幼兒園擴容工程。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

  ■ 打造更高水平健康甘肅。建成投運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1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4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28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推動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實施衞生健康為民服務15項實事。

  ■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紮實做好積石山地震災後重建後半篇文章,力爭三年規劃兩年完成。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全面落實個人養老金制度。

  ■ 推進愛心甘肅工程走深走實。全面落實扶孤、助殘、濟困各項政策,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深化精準幫扶。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8 深化主動創安創穩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 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體系。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持續加強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治理。

  ■ 加強防險化險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安全生産“五大體系”建設水平。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2.14萬戶。全鏈條防範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依法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

  2025:

  ●全省研發經費達到180億元

  ●新能源並網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

  ●中醫藥全産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

  ●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

  ●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2.14萬戶

  大力提振消費需求

  加力擴大有效投資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00家

  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達到1800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

  培育一批産值超500億、1000億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打造100個左右省級“和美鄉村”

  繼續辦好群眾普遍需求、可感可及的10件實事

  多措並舉促就業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0平方公里以上

  完成營造林560萬畝

  打造美麗幸福河湖25個以上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

  培育文化旅游支柱産業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拓展跨省域合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