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着力打造“六個典範” 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幸福美好嘉峪關建設步伐

雄偉的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東湖生態旅游景區。

酒鋼集團鋼鐵産業生産現場。

嘉峪關第十五屆國際鐵人三項賽精彩舉辦。

蓬勃發展的嘉峪關市。

嘉峪關市項目建設加力提速。

嘉峪關酒泉機場。

蘭新高鐵貫通嘉峪關。

孩子在校園裏快樂成長。
2024年,嘉峪關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兩區一城一地”發展定位,緊緊圍繞“六個典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惠民生。
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7%,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向上向好、質效齊升、勢能俱增的良好態勢。
搶抓機遇 堅定信心
一年來,嘉峪關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承壓而上、向高攀登,開創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連續七個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陣,在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中四獲“貢獻獎”、三獲“進步獎”。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400億元大關,四年跨過兩個百億元&階,發展的底盤更穩、活力更強、後勁更足。
一年來,嘉峪關扛住轉型升級陣痛,克難前行、向優而升,邁出了創新蛻變新步伐。酒鋼綠色潔凈煉鋼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電解原鋁液正式貼上“綠電鋁”標籤,因瓦合金材料成功進入航空工業領域;嘉核科學城加速建設,氦—3管等拳頭産品打破國外壟斷。嘉峪關高新區獲國家級綠色園區稱號,實現全省優秀開發區“十二連冠”,連續三年入圍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老工業城市正在煥新升級、重塑優勢。
一年來,嘉峪關抓住開放開發機遇,持之以恒、向新突破,提升了拓存創增新動能。S06酒嘉繞城高速全線貫通,機場改擴建工程T2航站樓主體完工,火車站擴能改造、大草灘直通場、核技術産業園配套鐵路專用線加快推進,中鋼國際智慧物流園全面開工建設,“豐”字形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加速成型,通道物流産業正在破局啟航、茁壯成長。
一年來,嘉峪關擔當為民、向暖而行,繪就了民生幸福新圖景。財政支出80%以上用於民生,高質量辦成21件省市為民實事。嘉峪關入圍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百強榜,連續兩年獲評新華社“最具幸福感城市”,連續三年被人民網授予網上群眾工作“民心匯聚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實。
一年來,嘉峪關直面複雜困難挑戰,團結奮進、向前奔跑,展現了昂揚向上新氣象。歷時十年的嘉峪關村一組搬遷順利完成,實現了三大景區的全面貫通。改善嘉北職工群眾出行條件的鐵山橋、貫通南北市區的金港大橋建成通車,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相繼完成,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向心力、凝聚力空前提升。
對標一流 奮勇爭先
一年來,嘉峪關對標一流、奮勇爭先,以“拼搶爭”的幹勁勇毅前行,打造“六個典範”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舉措越來越有力,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堅定不移抓項目擴投資,發展支撐更為堅實。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61個,預計完成投資144.2億元,同比增長6%。爭取中央預算內、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增發國債資金10.2億元,增長50%,增速為近年來最高。加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西北首個氧化鋁項目嘉唐鋁業600萬噸氧化鋁一期建成投産,“綠電鋁”全産業鏈條初步形成。大型工礦産品智慧物流基地、國綜330千伏匯集站及送出線路工程等一批支撐性項目落地實施,近兩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33億元,增長33%。
堅定不移強工業夯基礎,優勢産業提質增效。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戶;新入規工業企業12戶、為歷年來最多,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22個月保持9%以上快速增長,預計規上工業總産值達到1290億元。強化與酒鋼集團公司協作,共同推進鋼鋁産業延鏈、補鏈、強鏈,實施碳鋼CSP改造、熱軋酸洗板鍍鋅鋁鎂聯合機組等重點項目39個,鋼鋁産業鏈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預計完成總産值1100億元、增長8%。全市光伏發電建設規模達到293.4萬千瓦,啟動40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落地實施寧晟獨立儲能電站、和利氫能新型能源裝備智能製造等協同配套項目,新能源産業鏈結構更加合理,優勢持續放大。
堅定不移拓增量促消費,文旅商體多點突破。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區重點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游客服務中心正式投運,關城、關城裏、方特絲路神畫“三大景區”全面貫通;嘉峪關長城文化燈光劇《天下嘉峪關》火爆出圈,關城景區單日游客數突破歷史極值、達5.3萬人次。成功舉辦國際鐵人三項賽、嘉峪關長城馬拉松等節會賽事。全年旅游人數再創新高,預計達到1225萬人次、旅游花費80億元,分別增長37%、25%。用足用好各類促消費政策,大力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嘉享券等各類主題促銷活動,帶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百億元大關。
堅定不移補短板促振興,城鄉發展融合共進。《嘉峪關市國土空間規劃》《嘉峪關市全域城市化規劃》獲批。2005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本改造完畢,201.8公里地下管網全面更新,嘉文大橋、體育大道、和誠西路、蘭新西路、X304縣道1橋4路完成改造,城市功能品質不斷完善。堅決扛牢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政治責任,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集中流轉土地4.3萬畝,建成農業重點産業項目12個。預計全年村均集體經濟收入、村均經營性收入分別增長33.8%、21.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3萬元。
堅定不移提質效增動能,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紮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99%的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2345政務服務熱線獲評全國“2024年為民惠企服務騰飛典範”,按時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分別達到99.33%、97.02%,均居全省第一。市屬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0%,國企改革考核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全市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到73%,排名全省第二。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機場執飛航線達到21條,年吞吐量突破百萬人次,成為民航西北第三個、甘肅第二個“百萬級”支線機場。《酒嘉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規劃》通過評審。成功引入2家外資企業,利用外資實現“零”的突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42億元、增長184%。
堅定不移重保護優生態,美麗雄關底色更亮。連續30年開展綠化年活動,全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05%。建成2個“口袋公園”、10個“社區花園”,機場路、嘉酒快速通道綠化景觀全新升級,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成開園。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地企協同投資超8億元實施高爐煤氣精脫硫、焦化廠粉塵深度治理等13個項目,全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7.7%,PM2.5濃度均值18微克每立方米、為全省最低。有序推動節水型示範城市建設,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質達標率達100%,地表水水質排名全國第四、全省第一;土壤環境安全可控。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群眾舉報件全部辦結,反饋問題按時序整改。
堅定不移辦實事添福祉,民生事業成效顯著。新增城鎮就業、勞務輸轉全面完成省上下達任務,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5萬元。投資2.8億元實施教育擴容提質項目17個,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3585個,在全省率先完成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認定;“清華附中創新班”開班教學;5名學子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錄取,高考本科錄取率達70.81%、連續10年全省第一。雄關教育發展基金正式運行,規模突破1000萬元,發放資助獎勵資金106.5萬元。嘉峪關美術館建成開放,開展135項群眾體育賽事、2760余場次文化惠民活動,群眾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中醫院急診樓、4家“旗艦中醫館”投入使用,全市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滿意度保持全省前列。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提升至月均397元,位居全省第一;城鄉居民醫保、低保、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標準均居全省前列。紮實推進結對幫扶行動,為困難群眾帶來了更多的關愛和溫暖。
堅定不移守底線保安全,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創新社會治理,“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運轉更加高效,經驗做法被多家中央媒體宣傳推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完善風險危機干預機制”被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優秀創新經驗,“五善五治”模式入選全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案例。縱深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政府債務持續下降,全口徑債務率保持合理區間;加快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産清收處置,提前完成五年化險攻堅任務。深化“府院聯動”機制,歷史遺留問題有序化解。堅決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分別下降19.7%、10.9%、15.3%。加強全鏈條監管,食品藥品安全更有保障。全面推進安全生産“五大體系”和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勇毅前行 提速進位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動嘉峪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踏上新征程,嘉峪關市進一步明確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方向和路徑。
——更大力度擴大投資,全面夯實經濟向上向好基礎。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突出重點領域,搶抓政策機遇,擴大有效投資,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堅持重點項目領導包抓、專班推進、清單管理,全年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60個以上,全力推進嘉唐600萬噸氧化鋁、酒鋼5萬噸鎂基新材料一期、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54億元。發揮民間投資主力軍作用,全周期、全過程、全要素優化服務舉措,推動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增效,讓民間資本能投敢投、獲利受益。
提升招商引資質效。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圍繞鋼、鋁、核、新能源、文旅、通道物流等重點産業,緊盯重點區域和企業,開展産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地企聯合精準招商。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0個以上,新簽約項目年內開工率不低於50%,兩年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0%以上。
加強項目謀劃爭取。跟進研究國省政策,聚焦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投向,謀劃儲備一批擴效益、增後勁的大項目、好項目,形成梯次推進、良性循環格局,項目儲備規模動態保持在1000億元以上。做好項目論證、策劃包裝、對接爭取,確保向上爭取資金同口徑增長10%以上。
——更大力度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壯大新質生産力。聚焦打造産城融合、地企協作典範,統籌推進傳統産業煥新、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聚力建設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以“三化”改造為牽引,大力推進技術改造、裝備更新,加快數字賦能、“智改數轉”,推動鋼鋁産業裝備升級、工藝提升、産品換代。全力支持酒鋼集團實施碳鋼薄板廠、煉軋廠工藝流程優化及産品結構調整等高端化改造項目,加快開發精品鋼、特種鋼等高附加值産品。依託綠電資源優勢,堅持擴産能和延鏈條並舉,支持電解槽綠色降碳升級改造、鋁合金板帶精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全力爭取省外電解鋁産能轉移,加速構建獨具優勢的“綠鋁”生産基地和鋁基新材料産業集群。
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持續擴大“新能源+”應用場景和産業規模,大力發展儲能、新能源電池和綠色高載能配套産業。加快推進索通7.5萬噸鋰電池高端負極材料、AI算力中心等項目,推動“十四五”第二批、第三批900兆瓦風光電項目全部建成並網。培育壯大新材料産業,建成投産大友煤焦油碳基材料綜合利用項目,擴大石墨烯、鋰礦暨多種礦體加工納米材料生産規模,開發高端金屬新材料和高性能複合材料,促進鎂、釩、鈦、錳、鉻、鎳、鋰等資源産業耦合發展。
做強做優特色優勢産業。建成投運嘉核科學城玻璃固化工藝驗證培訓冷設施、多功能實驗平台、氦—3管産業化建設等項目,引進同位素醫療及工業領域應用龍頭企業,培育孵化高新技術及裝備製造産業。積極推進無人機測試基地建設,帶動發展無人機組裝、維修、製造、研發等産業;推動低空飛行營地落地建設,開發景區城市支線串飛、低空觀光、應急救援等多樣化場景應用,爭取“干支通、全網聯”試點,構建低空經濟産業生態。
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全力推動工業園區集約集聚、綠色高效發展,力爭園區總産值增長8%、達到1400億元以上,確保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園區道路提升、老舊管網改造、35千伏線路改造等工程。建立健全“畝均效益”考核評價體系,大力推進高容積標準化廠房建設,加快處置閒置、低效和無效用地,持續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産出效益。
——更大力度促進第三産業發展,充分釋放發展活力。統籌推動生産性、生活性服務業協同發展,加快消費提檔升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快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聚焦打造長城文化重要標誌地,以創建長城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為抓手,高標準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嘉峪關段)建設,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嘉峪關中國長城博物館。迭代升級嘉峪關長城文化燈光劇項目,推出高品質實景演出;整體提升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旅游體驗,全面加大黑山岩畫、魏晉墓保護性開發利用力度,持續盤活討賴河兩岸文旅資源,不斷豐富旅游産品和旅游新業態,聚力建設高品質全域旅游示範區。持續辦好嘉峪關長城馬拉松、國際鐵人三項賽,釋放節會賽事“乘數效應”。全市旅游人數、旅游花費分別增長20%和15%以上。
推動消費擴量提質增效。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紮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豐富創新“嘉享券”促消費多元化消費場景。鼓勵東方百盛、名嘉匯等商業中心引進特色品牌、知名品牌體驗店,加快盤活玉龍灣、天誠廣場等商業綜合體,不斷優化供給、釋放消費、留住消費。積極創建省級示範特色餐飲街區,有序推進鏡鐵、綠化、佳禾等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國試點城市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費和服務環境。
優化通道物流産業布局。加快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上半年建成投用機場T2航站樓,國慶節前火車站擴能改造、大草灘直通場和中鋼國際智慧物流園完成聯試聯調投入運營。全力推進G312國道酒嘉城區過境段改建、S20嘉峪關—若羌高速公路等項目。加快核技術産業園配套鐵路專用線、黑山湖公路樞紐、公鐵聯運物流園、大型工礦産品智慧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甘肅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輻射甘新青蒙的綜合物流樞紐城市。
——更大力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聚焦打造城鄉一體典範,全面啟動全域城市化建設,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區。
全力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持“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留則留、宜整則整”的原則,推動耕地規模化經營。探索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耕地佔補平衡等政策,開展斷山口村土地綜合整治。啟動安遠溝村全域城市化先行試點建設,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全面增強農業産業支撐能力。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快建設辣椒、高原夏菜等産業基地,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提升肉蛋奶菜供應保障能力。大力發展休閒觀光、田園採摘、庭院經濟等新業態,打造具有鎮域特色的旅游産品,全年鄉村旅游收入達到5500萬元、增長10%以上。穩步推進“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把更多就業機會和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精細塑造優美鄉村新風貌。實施節水灌溉、村內道路、村容美化亮化等提升改造項目,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協同推進農村垃圾糞污、農業廢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建設高水平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範樣板。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全面激發內生動力。注重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強化科技支撐,深化對外開放,打造高品質營商環境。
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因地制宜開展重點領域改革,爭取更多改革試點項目落地。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聚焦全流程、全鏈條、全周期服務,全面加強“六大環境”建設,努力打造全省最優的營商環境。加快政府服務數字化改革,全力推進數字大廈項目建設。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市屬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增長10%以上。
堅持向創新要活力。加力實施強科技行動,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技人才項目合作、創新培訓,靶向支持“鏈主”企業開展技術攻關,重點推動新煉軋、新材料、資源高效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鼓勵宏晟電熱、祁牧乳業等企業申報建設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180家、80家、70家。企業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金額達到35億元。
堅持向開放要空間。深化與周邊地區和友好城市的務實合作,加強與哈薩克斯坦魯德內市、土耳其阿菲永市的友好交流。全面加快酒嘉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社會事業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推動200項“酒嘉通辦”事項落地落實。積極參加進博會、蘭洽會、文博會等各類國內外展會,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大招引力度,吸引更多外向型企業來嘉投資落戶、開展國際商貿活動,持續提升全市外貿水平。
——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品質,聚力建設美麗宜居雄關。聚焦打造綠色發展典範,統籌城市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加快建設舒適、智慧、人文、綠色、韌性的高品質生態宜居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剛性約束,持續推進城市色彩、風貌等專項規劃編制。完善討賴河濱水公園設施設備,改造建設2個“口袋公園”和10個“社區花園”。以城市“體檢”推動城市更新,實施南市區及城區供水保障能力提升、供水分區計量漏損管控、南市區湖體生態節水改造、污水處理廠擴容提升等項目,加快城市地下管網、燃氣管道、排水防澇等設施更新改造,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實施大唐北路至蘭新路延伸工程,改善城市通行條件;提升改造昌盛小區北門、稅務局家屬院、雍平坊南門、朝陽小區南門等9條城市巷道,有序更新城市照明、交通信號燈,科學布局充電樁、快遞櫃等便民服務設施,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和營運時間,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嚴格落實《嘉峪關市物業服務管理條例》《嘉峪關市養犬管理條例》。健全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加強對小攤小店的規範管理和關愛幫助,讓群眾生活更便利、城市更文明。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深入開展城鄉綠化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全面做好病蟲害防治;統籌實施城鄉退化防護林修復、新造林管護、防沙治沙等重點工程,不斷鞏固綠化造林成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酒鋼2號高爐優化升級、煉軋廠和煉鐵廠超低排放改造等項目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確保土壤環境安全可控。全力做好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更大力度統籌發展安全,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聚焦打造社會治理典範,堅持守底線、防風險、強治理,深入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強化社會治理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用活“1+3+M+X”網格力量,提升“嘉和善治”品牌內生動力。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預防化解機制,強化源頭治理,實現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堅持站位群眾、換位思考,建立健全從群眾反映到政府響應的處置工作機制,系統解決好群眾生活中“小事難辦”問題。做優12345便民服務熱線,做到有訴必應、接訴即辦、未訴先辦,打造有效率、有溫度、有公信力的城市“總客服”。
守牢安全發展底線。持續推進安全生産“五大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領域監管,整治群眾身邊的突出安全隱患。強化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建成市級應急指揮平台,提升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開展食品藥品全鏈條全周期安全監管,讓群眾吃得更安全、更安心。
穩妥防範化解風險。嚴控政府債務增量,有序化解存量,政府全口徑債務率保持在合理區間。強化金融組織監管,確保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多措並舉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切實維護群眾和企業利益。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聚焦打造民生幸福典範,用心用情辦好群眾身邊的“大事小情”,建設更有溫度、更有內涵,可觀可感、可觸可及的幸福城市。
紮實推進穩崗就業。強化就業創業政策扶持,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空間,持續做好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障和兜底幫扶。開展就業服務專項行動,推動企業和求職者精準匹配供需。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000人以上,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6000人以上。以高質量充分就業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投資2.3億元實施實驗中學、育才學校等提質改造項目9個,南市區中學、明珠學校分校區建成投用,增加優質學位供給1530個;高標準實施酒鋼三中區域高中發展項目。探索實施“小隨大”政策,滿足多胎家庭就近入園入學需求;實施中小學數字教育提升工程,實現所有教室智慧黑板全覆蓋。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投資1.87億元實施醫療基礎設施和保障能力提升項目3個,培育省級市級重點優勢專科2個。建成投用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非遺展示體驗中心,更新改造圖書館、城市博物館、體育場等基礎設施;邀請文藝名家、專業院團來嘉交流演出,不斷豐富高質量文化供給。以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托起群眾“美美的幸福”。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提升社會保障待遇,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升至每人每月150元,達到全省最高標準。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健全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打造“10分鐘助餐養老服務圈”;提升婦幼公共衞生能力,投資1.35億元建設婦幼保健院門診綜合樓及配套設施;投資2500萬元建設0至3歲嬰幼兒托育中心,填補公辦3歲以下嬰幼兒專業照護機構的空白,示範帶動有條件的幼兒園開展托育服務。以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托起群眾“暖暖的幸福”。
今後,嘉峪關將繼續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圍繞托育醫療、教育惠民、人居環境、交通出行、扶弱助殘、文體惠民、老年頤養7個方面,投資2.44億元辦好20件市政府為民實事,努力讓一件件可見可感的實事惠及千家萬戶,讓幸福雄關的成色更足、品質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