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沃野田疇繪新景 鄉村振興譜新篇——甘南州着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見聞
隆冬時節,走進甘南州各鄉村,農業大棚鱗次櫛比,農家小院乾淨整潔……
近年來,甘南州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加速升級特色産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富裕和美的新農村,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打造和美鄉村
在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鄉博拉村,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依山而建,一條條乾淨整潔的彩虹路通向村鎮……
博拉村東更央啟藏家樂民宿老闆道吉草迎接着遠方而來的客人,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東更央啟藏家樂地理位置便利、木質藏樓裝修精緻、藏餐獨具特色,頗受歡迎。
“以前我們村的房子破舊,環境衞生差,在政府的幫助支持下,我們建起了漂亮的新房,來村子裏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日子越過越好了。”道吉草説。
卡加曼鄉結合生態文明村和旅游專業村建設,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産業和鄉村旅游,挖掘區域內生態、産業、旅游、文化、民俗等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
卡加曼鄉的文旅發展之路不是個例,近年來,甘南州以創建省級鄉村建設示範州為目標,建成省級“和美鄉村”17個,在全省率先推進農村“八改”工程,覆蓋90%以上的自然村。同時,建成生態文明村2341個,覆蓋全州88%的自然村。
2024年以來,甘南州進一步加快推動文旅産業提檔升級,落實國家投資資金7.22億元,創新打造以“全域全季”為形態的文旅發展新模式,推進總投資2.8億元冶力關旅游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完善提升扎尕那—扎古錄大景區、拉卜楞—桑科大景區、卓尼大峪溝、舟曲拉尕山等4A級和8個“小而美”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全年累計接待游客249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4%。
多措並舉強産業
走進臨潭縣彩花種植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藥香撲鼻而來,黃芪、當歸、黨參鋪滿加工車間,藥農認真地分揀、晾曬藥材,一派繁忙景象。
“合作社就在家附近,在這裡務工一年的收入有1萬多元,還能顧得上家裏。”在合作社工作的臨潭縣洮濱鎮總寨村村民郭秀花説。
2024年,彩花種植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洮濱鎮流轉土地700畝,每畝地給當地群眾流轉費800元。
合作社負責人蒲學珍説;“2024年合作社帶動周邊近70戶農戶增收,今年我們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農牧民增收致富。”
2024年,甘南州中藏藥材種植面積達30.32萬畝,較2023年增加5.82萬畝,同比增長23.76%。
在碌曲縣李恰如種畜場,從青海引進培育的34頭頂級種公牛正吃着草料,目前,已有17頭母牛成功受孕。
“經由頂級種公牛配種養殖出的牛犢品質好,我們在轄區牧戶中組建了4個合作社,通過家庭牧場的方式,由種畜場提供優良的種畜,在牧戶的家庭牧場裏進行繁育牛犢,從而提升牧戶牛犢的品質,進一步增加牧民收益。”李恰如種畜場負責人李倉壽説。
2024年以來,甘南州加快傳統特色産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優勢産業提質增效。出欄各類牲畜220萬頭只,牛奶産量10萬噸,肉産量11萬噸。
甘南州還加快推進以牦牛、青稞為主的“8+1”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總投資3.22億元的夏河縣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累計下達中央預算內資金1.15億元,完成總投資的70%。全州建成萬頭牦牛養殖基地5個,千頭牦牛養殖基地10個,牦牛繁育核心群達150個,舍飼牦牛達到20萬頭。
在青稞産業發展方面,選育出甘青系列青稞新品種16個。成功打造了“扎尕那”“桃淵紫”“雲端羚城”等青稞品牌,認證青稞系列綠色食品15個,入列“甘味”品牌2個。
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走進臨潭縣新城鎮甘南海羚有限公司工服和工鞋加工車間,周邊各鄉鎮的能工巧婦正在裁剪縫紉。
甘南海羚安全環保服務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幫扶的企業,公司以設計、生産和銷售工服、工鞋為主。公司現有職工100多人,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脫貧戶50余戶。
該公司的成立不僅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問題,同時帶動了零售、物流、餐飲、文化、旅游等相關産業發展。
家住新城鎮東南溝村的許月巧,來到甘南海羚有限公司工作5年,已成為車間主任。公司實行多勞多得,按勞取酬的薪資原則,嚴格落實計件薪酬模式,目前許月巧從初進廠的2000元月工資,已經上漲到每月7000多元。
2024年以來,甘南州加大到戶産業獎補、經營主體帶動、金融資金支持、農業保險兜底等産業幫扶力度,不斷拓寬脫貧勞動力增收渠道,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組織振興,全州産業發展勢頭良好。(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通訊員 成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