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蝶變滿目新——平涼市奮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見聞
農家庭院錯落有致、鄉村道路寬闊潔凈、産業發展熱火朝天……深冬時節,記者走進平涼市廣袤鄉村,感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蝶變之美。
近年來,平涼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盯“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打造了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目前,全市共創建命名省、市、縣級和美鄉村190個。
全域整治提“顏值”
走進靈&縣什字鎮長坡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村民李正傑家,白墻黛瓦的二層小洋樓格外氣派,樓上樓下的衞生間都鋪着明亮的瓷磚,乾淨衞生無異味。
“改廁政府補助了2600元,現在廁所一改,乾淨又衞生,住着特別舒心!”李正傑高興地説,覺得自家廁所和城裏一樣乾淨。
“我們對未享受過改廁政策的農戶進行補助,對搬遷前享受過政策的農戶,由農戶自費建設,確保戶戶政策落實到位。建設中,安排人員不定期入戶監督查看,嚴格把控改廁質量,讓‘廁所革命’成為人居環境整治與和美鄉村建設的有力抓手。”長坡村村支書賈鎖祥介紹,安置點計劃安置103戶,目前已建成48戶,戶內全部配套建成水衝式廁所,其中搬遷前已享受政策農戶21戶,搬遷後享受政策27戶。
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風景雅致的小游園,造型別致的太陽能路燈……走進涇川縣黨原鎮高寨村,隨處都能感受到鄉村建設帶來的喜人變化。
“鄉村舞&、運動器材、小游園……這幾年村裏的變化翻天覆地,滿滿都是幸福感!”正在游園遛彎的村民陳天貴難掩心中喜悅之情。
近年來,平涼市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務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2024年5月起,全市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全面清理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和農業生産廢棄物,全面整治垃圾亂扔亂倒、污水亂排亂放、房墻棚圈亂搭亂建等突出問題。
如今,一個個“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麗鄉村躍然眼前,村民們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産業發展增活力
走進崆峒區崆峒鎮西溝村半山村落農家樂集中區的“杜鵑田園客棧”,門前車水馬龍,生意“火爆”。
“這裡裝修雅致,清凈涼爽,還能帶孩子採摘、燒烤,體驗窯洞餐飲,蒸雞、漿水魚魚、酸湯麵等特色小吃琳瑯滿目,真是不虛此行。”來自西安的游客楊芳説。
西溝村位於國家5A級景區崆峒山下,先後榮獲“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省級鄉村旅游示範村”“省級文旅振興樣板村”、市區和美鄉村等多項榮譽稱號,憑藉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前來觀光體驗。
“每逢周末高峰期,民宿天天客滿,游客都是提前預訂。不少曾經在外地打工的當地村民都願意守着家門口賺錢!”客棧負責人董秀娟一邊忙着接待游客,一邊開心地説,每到旅游旺季,民宿和餐飲一個月能掙三四萬元。
這幾年,西溝村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游新業態,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建成了游客服務中心、親子樂園、茶香廣場、文冠書院、農旅體驗中心。
“現在有垂釣、農家樂、核桃園、花椒園等一系列産業,構建了‘吃住游娛’多元服務體系,通過全産業鏈的發展,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拓寬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西溝村黨支部書記朱學説。
近年來,平涼大力推進“萬千百十”養牛工程、蘋果“十大轉型”行動和設施蔬菜“五化”發展,特色種養、農副産品加工、家庭手工業等新産業和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民宿等新業態遍地開花,農林、文旅、康養等産業融合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文明新風潤民心
走進崇信縣柏樹鎮木家坡村,柏油路乾淨整潔,分類垃圾桶擺放有序,不時有保潔人員對垃圾進行集中清理,一幅和美鄉村新圖景映入眼簾。
“村裏建起了鄉村記憶館、木馬樂園、文化圖書室和文化廣場,農閒時可以去看看書、鍛煉身體。”木家坡村村民王世和説。
“我們村近30年沒有發生過較大治安刑事案件,村民安居樂業,幸福感滿滿。”木家坡村黨支部書記路喜秀自豪地説,先後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和美鄉村,榮獲2022中國最美村鎮産業興旺成就獎。
木家坡村創新發展黨建引領“5423”鄉村善治路徑,大力推行“十戶聯體”治理模式和基層治理“微十條”措施。還探索建立“雙諾雙評”、雙積分等群眾自治機制,常態化開展“十創十評”、志願服務等活動,在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形成了崇德向善、文明進步的新風尚。
鄉村建設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近年來,平涼市健全完善“1345”鄉村治理模式,積極開展村級議事協商創新試點,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化農村重點領域移風易俗專項治理,積極開展“村BA”、村超、村晚等文體活動及“和美家庭”“美麗庭院”等先進典型選樹、優良家風家訓踐行活動,全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平涼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彥壁&&,將緊扣“村莊美、産業興、治理好、鄉風和、百姓富、集體強”創建內容,創建全省和美鄉村建設平涼先行區,力爭三年實現758個發展類村莊和美鄉村建設全覆蓋,每年創建200個以上省、市、縣級和美鄉村。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