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01-03 17:31:50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甘南:全面推動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

2025-01-03 17:31:50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冬日暖陽灑滿金黃色的草原,藍天白雲下,百轉千回的河流,悠閒自得的牛羊和星星點點的帳篷,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甘南草原生態大畫卷。

  近年來,甘南州統籌黃河上游草原生態保護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立足資源稟賦,發揮特色優勢,把牦牛産業作為農牧民群眾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

  甘南州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被譽為亞洲最優質的天然牧場,是西北重要的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地方優良畜種主要有牦牛、藏羊(歐拉型、甘加型和喬科型)、蕨麻豬、河曲馬、河曲藏獒等。全州存欄牦牛129萬頭,年出欄70萬頭,牛奶産量8.1萬噸。

  精細養殖優化牦牛産業布局

  發展牦牛産業,助力鄉村振興。甘南以健全牦牛産業鏈為主線,全力構建牦牛種業發展、科學養殖、精細加工、流程溯源和品牌營銷體系,打造優質種牛供應基地、綠色有機産品生産基地、高原健康食品集散基地、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基地,積極培育特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提高畜産品附加值和牧民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甘南州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甘南草地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意見》,甘南結合實際制定印發《甘南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緊盯牦牛生産、養殖、加工、銷售3個環節的瓶頸問題,健全完善良種化繁育、集約化養殖、精細化加工、規範化標準、品牌化營銷和組織化保障6大産業體系,全面推動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依託8個國有種畜場,組建牦牛核心繁育群150個,建成8個良繁基地,瑪曲縣阿孜畜牧科技示範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級遺傳資源保種場,“美仁牦牛”被認定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

  合作市佐蓋多瑪鄉作為美仁牦牛種質資源保護和提純復壯的核心區域,承擔着保種選優的重要使命。通過引入先進的繁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該區域的美仁牦牛種群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合作市以全産業鏈思維,積極推進美仁牦牛的生産繁育和精深加工。通過建設“智慧牧場”系統,科技賦能全面推進美仁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建成“美仁牦牛”1號和2號基地,實現了集約、科學、規模養殖。同時,依託高原生態乳業現代産業園,新建自動化擠奶廳、鮮奶收購站等設施,推動牦牛乳産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

  在繁育體系的推動下,美仁牦牛的生産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據統計,基地牦牛的生長髮育周期明顯減短,出肉率、屠宰率相較其他牛群都有所提高。同時,美仁牦牛的繁殖成活率也達到了75%以上,成年牦牛平均體重由過去的230公斤提升至280公斤以上,牦牛個體産奶量提高了25%以上。

  為增強美仁牦牛的品牌知名度,合作市持續擦亮“中國牦牛乳都”區域品牌,成功申報多項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産品及“甘味”品牌認證。其中,美仁牦牛乳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卓越的品質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牦牛乳被譽為“天然濃縮乳”,其幹物質、蛋白質、脂肪、乳糖和礦物質含量均高於普通牛乳。特別是其乳脂率和幹物質含量更是出類拔萃,這使得牦牛乳成為生産高級乳製品(如風味酸奶、奶油、奶酪、配方奶粉等)的優質原料。目前,牦牛乳製品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出口至中亞、南亞、中東等地區。牦牛絨製品出口至歐美地區,牦牛系列産品年産值達3.4億元,實現了牦牛産業發展和農牧民穩定增收的共贏。

  全州布局牦牛繁育、娟姍犏雌牛(奶牛)繁育和牦牛科學養殖等産業帶,建成了以瑪曲縣、碌曲縣為中心,輻射夏河、合作、卓尼、臨潭等縣市的牦牛肉産業基地(萬頭牦牛養殖基地5個和千頭牦牛養殖基地10個),以合作市為中心,輻射夏河、碌曲、卓尼、瑪曲等周邊地區的牦牛乳奶源基地。以864家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1458個家庭牧場、5個飼草料基地為重點,先後投入資金6.8億元,改造提升暖棚、儲草棚等“舍飼半舍飼”基礎設施,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養殖程度不斷提高。

  精深加工延長牦牛産業鏈條

  強鏈延鏈補鏈,助推産業升級。精深加工對延長了甘南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鏈條,進一步提高了甘南牦牛産品的附加值。近年來,甘南制定了《甘南牦牛繁育技術規程》《綠色食品甘南牦牛養殖技術規程》《犏牛養殖技術規程》等系列地方標準,全州一盤棋行動,堅持一個標準到底,規範和引導企業、牧戶生産發展,有效保障了産品均一性和質量安全。

  初冬,一輛輛滿載着牦牛的大貨車,從瑪曲河曲馬場陸續駛入夏河安多畜牧産業園內,這標誌着甘肅安多清真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生産加工已經初見成效。

  據了解,夏河安多畜牧産業園積極搶抓經濟復蘇和市場企穩機遇,對接爭取到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産品訂單,把傳統季節性屠宰加工生産模式向全年四季常態化屠宰加工模式轉變。近年來,夏河安多畜牧産業園搶抓甘南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契機,加快推進牦牛肉精深加工産業升級,開展甘南牦牛高端肉品生産加工。

  在夏河縣、瑪曲縣有關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下,安多公司對接夏河縣科才萬頭牦牛基地、甘加 5 萬隻藏羊基地、甘南州河曲馬場萬頭牦牛基地等資源,共同打造“甘南牦牛”區域品牌和“安多牧場”特色品牌,共同搭建智慧牧場數字&&,助推甘南特色畜産品走出去,逐步實現從草原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安多集團副總經理馬建華介紹説:“通過夏秋季節天然放牧和冬春季補飼5~6個月,從源頭確保牦牛天然、有機、綠色品質,牦牛出欄活畜均重在500-600斤/頭,屠宰後每頭胴體250-300斤左右。據專家初步鑒定,這批牦牛肉各項感官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屬天然、有機、綠色食材,其嫩度、風味、多汁性等均達到高端肉品質要求。”

  通過招商引資、培育孵化,目前全州畜牧業上游飼草加工經營龍頭企業有5家、交易市場1家,人工種草面積約20萬畝,飼草料年産量達40萬噸;中游乳製品加工龍頭企業有5家,肉品加工龍頭企業有6家,絨加工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高端肉品1萬噸、乳製品1.2萬噸,絨製品45噸;下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能力達20萬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90%以上。

  拓寬銷售渠道促進群眾增收

  一切産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以群眾增收致富為目的,線上結合線下的銷售渠道對牦牛産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也促進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甘南研發打造18類牦牛精細分割高端肉品,發揮全域旅游資源優勢,持續開展産品推介和市場營銷,不斷加大營銷投入、塑造品牌形象,8縣市供銷系統銷售網絡齊發力,主動挖掘市場資源、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甘南牦牛高端肉品市場認可度不斷增強,品牌效應不斷顯現。

  目前,全州共有畜牧業“甘味”品牌36個,區域公用品牌2個(甘南牦牛、甘南藏羊),“三品一標”畜産品175個(無公害畜産品21個,綠色畜産食品97個,有機畜産食品57個),建成甘南州特色農産品線上線下營銷中心、天津甘南館、蘭州市甘南特色農産品品鑒體驗及銷售中心等10家線下産品體驗店,3個大型活畜交易市場(年活畜交易達45萬頭),引培2家國營銷售企業和10家市場主體,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120個城市設立銷售網點350個,淘寶、抖音等8個電商&&線上銷售産品60余種,銷售渠道越來越廣。

  位於瑪曲縣城的甘青川瑪曲縣活畜交易市場一片熱鬧景象,這裡作為甘青川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的活畜交易中心,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進行活畜交易。

  齊哈瑪鎮哇爾義村的養殖戶加洋旦培告訴記者,家裏養了七八十頭牛,一年賣掉十頭左右,價格很好,還跑運輸,幫其他群眾運送牛羊,收入挺好的。

  優良的品質促成供銷兩旺的熱鬧場面,每到出欄季,來自四川、青海及甘肅各地的商販便會陸續趕來,他們精挑細選、討價還價之聲此起彼伏,完成交易的雙方洋溢着喜悅。

  為進一步放大品質效應和品牌效應,甘南先後在成都、西安、蘭州、天津等地舉辦甘南牦牛系列産品專場推介會,組織州內牦牛産業相關企業積極參加中國和美鄉村論壇、蘭洽會、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活動,成功發布甘南牦牛區域公用品牌,市場銷售組織化、集約化水平持續提升。

  鍥而不捨強産業,振興鄉村促增收。隨着甘南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面縱深推進,群眾養殖觀念和模式正在發生歷史性轉變,“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的傳統養殖正在向科學養殖四季出欄、全年均衡出欄過渡,傳統屠宰肉品正在向精細分割的高端産品蛻變,牦牛産業已成為甘南群眾增收的主導産業之一。(甘南融媒記者 王滿輝)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