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原縣現代農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要求,堅持以全市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統攬,以“三元雙向”綠色循環為路徑,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轉型升級、助農增收,實現了農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和全産業融合,正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整體産業以三帶三區為重點,以平泉、開邊2個科技示範鄉鎮為支撐,以“三元雙向”綠色循環為核心路徑,全域推進種植業、養殖業和食用菌産業三大領域。這種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引領産業升級,還顯著提升了農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種植業基礎牢固,全縣種植糧食144.8萬畝、蘋果14萬畝、瓜菜30萬畝;養殖業支撐有力,飼養肉雞1億羽以“三元雙向”綠色循環為核心路徑,鎮原縣現代農業涵蓋種植業、養殖業和食用菌産業三大領域。這種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引領産業升級,還顯著提升了農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鎮原縣堅持養殖業和種植業協同發展,確保農業資源、産地環境、綠色供給、農業生産、農民生活五項內容二十五項指標達到國家創建要求。在種植業方面,鎮原縣種植糧食作物144.8萬畝、蘋果14萬畝、瓜菜30萬畝,形成了穩固的種植基礎;養殖業方面,飼養肉雞1億羽、肉牛30萬頭、肉羊74萬隻、生豬29萬頭,為全縣農業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食用菌産業作為“三元雙向”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吸納就業容量大、價格優勢明顯、農業農村帶動能力強、低耗高效生態等特點,表現出顯著的增長潛力。鎮原縣以食用菌産業為牽引,精心構建了“三區三帶兩園十四基地”的生産體系,通過糧菌循環、菌菜倒茬、菌菌輪作等三種創新循環模式,顯著提高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的綜合利用率,優化了農業産業結構,同時堅持主體市場化運作,將企業自主經營與政府激勵引導相結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主體,激發了市場活力,並通過數據收集、生産服務、管理運營的全程自動化和信息化,大幅提升了生産效率和管理水平。數據顯示,2024年食用菌産業“三元結構”相比2022年“二元結構”,農業生産總值提高了7.7億元,農産品加工轉化率提高了1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了2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提高了22%,走出了一條生態富民路,帶動了1.98萬戶群眾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

在鎮原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征程中,鎮原縣將深化産學研用結合,繼續新建科研基地和科技示範點,培育新品種和新技術;重點發展産業鏈鏈主企業,培育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生産主體;堅持標準化生産,培育適宜本地自有品種和特色産品品牌,推動“三元雙向”農業模式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