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夏市鮮花産業綻放勃勃生機
仲冬時節,寒意漸濃,但位於臨夏市枹罕鎮青寺村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智能溫室,暖意融融。不同品種的玫瑰競相綻放,花香四溢。
分揀包裝區,一枝枝玫瑰經過人工和機器分揀,再打包裝箱,“搭乘”花卉冷鏈物流專線發往上海、廣州等地。
據了解,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平均每天有20萬枝優質鮮切玫瑰走向全國。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臨夏市,實地探訪這座“超級玫瑰工廠”。
“玫瑰是喜光植物。臨夏市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氣候乾燥,非常適宜玫瑰生長。”臨夏億農農牧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林説。
近年來,臨夏市立足“打造魅力花都、建設公園城市”定位,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鮮切花産業。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作為代表項目,打破了農業生産受土地、水肥、光照等限制的瓶頸,利用現代農業技術,讓玫瑰四季絢爛綻放,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鮮花港智能溫室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種植包括娜歐蜜、雪山系列在內的10個品種,8個花色的玫瑰,採用國際先進技術,配備了全新的智能控制系統。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就可以遠程操控種植、分級、包裝等各個環節,實現流水線式、工廠化的花卉生産。
在鮮花港培育區,不同品種的玫瑰含苞待放。平整的地面上,一條條總管、分管縱橫交錯,與種植槽、總控制室連接,為每株玫瑰花提供精準的水、肥、光、二氧化碳等營養物質供給。
“鮮花港智能溫室採用的是國際主流技術,調控設備包括開窗系統、遮陽保溫系統、噴霧系統、補光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和加溫系統,全部可以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環境調控,有效保證了鮮花的品質。”馬林説,鮮花港在達到滿産狀態時,預計年産6000萬枝鮮切玫瑰。
鮮花港生産主管劉建國告訴記者:“鮮花港高品質的鮮切玫瑰不僅走俏全國市場,還得到了海外客商的認可,訂單持續不斷,出口至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美麗的鮮花離不開科技的助力。鮮花港與中國農業大學緊密合作,設立教授工作站,加強科學研究,探索形成“理論同學、&&共築、成效同享”的協作新局面,推進臨夏市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現代化發展。
“我們將把先進技術轉化利用到牡丹大田種植上,在科技、環保、生産等方面,樹立西北區域牡丹産業新標杆。同時,推動花卉産業科技化、集約化、工廠化和産品高檔化、多樣化、品牌化發展,加快推進花卉産業與臨夏市特色文化、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馬林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