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在黃河流域共設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地九十八處
12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感恩奮進,黃河之濱會更美”——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據介紹,截至目前,甘肅省在黃河流域共設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地98處,保護面積434.02萬公頃,佔全省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的40%。
近年來,甘肅省認真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切實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承載力,以高品質生態保護支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堅決打好“組合拳”,以重點林草項目實施帶動綜合治理落地落實。甘肅省黃河流域有53個縣區在“三北”工程建設範圍,積極爭取2024年“三北”工程重點項目53個,下達資金47.46億元。近三年,甘肅省黃河流域累計開展營造林638.20萬畝,草原種草改良897.38萬畝,分別佔全省的60.95%、47.11%,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堅持和完善森林分類經營制度,在黃河流域的小隴山、子午嶺等重點林區開展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2023年投資3963萬元,完成試點任務8.5萬畝。
守護“蓄水池”,以重點區域保護帶動林草濕生態質量整體提升。祁連山國家公園設立進入專家評審階段,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完成申請評估驗收,全面開展阿萬倉、美仁兩個國家草原公園創建。目前,甘肅省在黃河流域共設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地98處,保護面積434.02萬公頃,佔全省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的40%。2022年國家林草局黃河流域九省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中甘肅省名列第二。謀劃實施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總投資12.57億元,開展天然林保護與營造林、退化草原修復、沙化草原治理452.73萬畝,2024年落實資金6.92億元,正在加快推進。劃定黃河流域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生態脆弱區域的公益林7619萬畝,每年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8.3億元。
築牢“安全網”,以重點任務落實帶動林草依法治理再上新&階。&&《甘肅省集體統一經營林權流轉交易管理辦法(暫行)》等規範性文件,初步建立較為完備的林草法規制度體系。在全省組織開展打擊毀林毀草綜合執法專項行動,2023年查處涉林草違法案件195起,案件數量較2022年下降54%。推深做實林長制,實現“林長+生態護林員”網格化管理。構建林草濕荒調查監測體系,加快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林草濕荒監測網絡和全省智慧林草大數據&&。嚴格徵佔用林草地監管,及時排查整治林草火災隱患,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