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民勤:西葫蘆“種”出致富大産業-新華網

武威民勤:西葫蘆“種”出致富大産業

2024-12-03 08:46:0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民勤:西葫蘆“種”出致富大産業

  11月中旬,民勤縣迎來今年入冬以來最強降溫,然而,溫室大棚裏卻綠意盎然、溫暖如春。

  眼下,正值溫室西葫蘆上市的季節。走進民勤縣重興鎮黑山村陳國鋒家的蔬菜大棚,眼前一片綠油油的景象。翠綠光滑的西葫蘆“躺”在藤蔓下,個個色澤鮮亮、均勻飽滿、長勢喜人。陳國鋒和妻子楊菊香在行株間來回穿梭,幹完纏蔓、整枝、打叉等日常管護等活之後,他們又忙着開始採摘,兩人有説有笑,幹勁十足。

  “這座大棚是今年政府扶持新建的鋼結構三代日光溫室大棚,長92米,寬10米,我是8月定植的西葫蘆,10月底就開始採摘了,到現在已經採摘10茬了,一天能摘300公斤左右,這棚西葫蘆預計能收入3萬多元。”陳國鋒説,新棚不僅結實耐用,而且採光、保溫、通風、透氣等性能更好,“等這棚西葫蘆徹底採摘結束後,我還打算再種一棚人參果。”

  西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易於管理的作物,具有高産高效、適應性強、成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市場需求大等發展優勢,這種“短、平、快”的特點使得西葫蘆成為許多農戶增收的不二選擇。並不算高端菜的西葫蘆已培育發展成特色産業,如今在民勤縣,越來越多的農戶靠種溫室西葫蘆增收致富,過上了幸福日子。

  在民勤縣蔡旗鎮小西溝村蔬菜種植基地溫室大棚裏,大片的綠葉底下結着一根根飽滿、翠綠的西葫蘆,村民們正忙着採摘、分揀、裝箱、裝車……大棚內外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我們村有16座西葫蘆大棚,今年9月開始種植,採摘期大概2個月,主要銷往武威、蘭州及周邊地區。”蔡旗鎮小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冉江文説,通過發展日光溫室産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帶動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讓家家戶戶“種”出好日子。

  “今年蔡旗鎮大力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積極謀劃日光溫室産業項目,以示範效應帶動群眾踴躍發展設施農業,在高廟、沙灘、小西溝等村發展種植大棚西葫蘆共473座。”蔡旗鎮黨委副書記李博業介紹説,通過科學種植和精細化管理,不僅提高了農産品産量和品質,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民勤縣依託資源稟賦和政策機遇,積極探索特色産業發展新路子,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全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引導群眾發展産量高、見效快、經濟效益好的西葫蘆産業,讓西葫蘆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葫蘆”、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産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張曉嬌

【糾錯】 責任編輯:劉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