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西峰區朔州路街道北地東路社區的87歲老人路笛家裏,添了幾樣養老“新裝備”,有了這些新裝備的“加持服務”,老人覺得自己的精氣神比往日好了許多。
“戴了助聽器以後,別人説話能聽見了,電視也能看了,感覺自己活得比以前有滋味兒了。”路笛老人高興地説。
西峰區積極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補貼清單中的四大類72項産品都是老年人實際生活中十分需要的物品,路笛老人的子女為父母購置了拐杖、助聽器、血壓計、智能馬桶等多款養老輔助設備,總花費2.1萬元,因為家中有兩位老人,補貼比例達70%,子女自費僅7千多元就為老人買到了品質上乘的助老産品。
路笛老人兒媳的張鴻霞説,老人今年下樓摔倒了四五次,這次他們給父母買了一把輪椅,老人可以自己操控下樓,他們推着老人出去曬太陽也方便了很多。
近日,甘肅銀行慶陽南大街支行掛牌成立了“甘養樂”養老金融網點。打造養老金融服務專區,配備輪椅,血壓儀等多類助老設備,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
“我們推出了字體更大、有一鍵語音輸入等功能的手機銀行,老年人操作起來更方便。與此同時,還為隨子女外遷老人提供線上辦理業務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不斷探索提供更加適老的金融服務。”甘肅銀行慶陽分行副行長劉金普説。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西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8.13萬,超全區總人數的16%。為打造更加“適老”的養老環境,西峰區精準對焦老年人生活所困和日常所需,推出更加貼心、暖心的適老化改造和社區養老托底服務,全力守護“夕陽紅”。
如今在西峰區,不斷升級的社區養老服務已成為老年群體安心“享老”的新去處。今年86歲的鄧鴻瑞老人不僅能在社區的“幸福食堂”吃到適合老年人口味的三餐,還能在家門口的社區衞生服務站享受到更加及時便捷的醫療服務。
環境更適老,養老變“享老”。西峰區各社區還從解決老年人精神需求出發,整合資源、創新模式,為轄區老年群體開展文娛活動提供如社區影院、悅動空間等全方面的陣地支持,以社區善治托起老年群體穩穩的幸福。(毛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