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1月19日電(記者徐皓夫)不久前,記者沿着213國道行至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下河清鎮,看到拖拉機、大型貨車在馬路上排起長隊,而秋收後被壘起的一疊疊玉米棒子,則安靜地“躺”在路邊村民的家門口。
“這附近鄉鎮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公司最近幾個月正忙着收購。”甘肅貴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閆文貴説。今年年初,閆文貴的公司與肅州區8個鄉鎮的多個村委會簽訂了玉米制種訂單,面積達14000畝,涉及當地千余戶種農。9月份以來,閆文貴一直奔波在收購玉米的路上,今年的收購量是其公司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酒泉是甘肅省重要的制種基地之一。像閆文貴公司這樣的玉米制種企業,在酒泉還有40余家。2024年,酒泉市各類農作物制種面積達到74.8萬畝。其中,玉米制種29.6萬畝,比2023年增加3.4萬畝。
“制種處於種業産業鏈的中間環節,一邊要根據協議為下游銷售企業保質保量提供種子産品,一邊要保證上游種農收益。”閆文貴説。

圖為甘肅貴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種子加工成套設備。
近年來,隨着我國制種行業提質升級,相關政策法規也為制種企業的經營資質、規模提出了更高要求。閆文貴在2020年投資擴建工廠,然而隨着玉米收購季節的臨近,資金壓力接踵而至。
“發展制種最大的難點在於資金流動性差。”閆文貴告訴記者,“從4月份春耕到9月份農作物成熟,下游企業回款緩慢,我們卻承擔了收購意向預付款、種子加工、運輸等各類生産費用,這期間銀行的‘玉米行業産業貸’給我很大幫助。”
今年9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圍繞當地玉米制種等優勢特色産業,推出一系列針對性強的“金秋收購産業貸”。閆文貴的企業資質符合該類信貸産品的授信審批條件。申請未滿一週,閆文貴便獲批了100萬元額度的貸款,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現在可以放心與更多種農簽訂訂單,帶動更多農戶增收。”閆文貴説。
金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堅實保障。在酒泉市,産業鏈貸、貼息貸等一系列服務“三農”的特色金融工具正逐漸“下沉”至田間地頭,降低當地農戶融資成本,“澆灌”着鄉村特色産業。
截至2024年10月底,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已累計投放産業貸款2.62億元,為1700余個(戶)專業合作社及農場大戶提供貸款支持2.4億元。
“我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農民在哪個環節、哪個季節需要資金,我最清楚。”郵儲銀行玉門市支行信貸客戶經理馬維祥向記者介紹,自2023年11月起,他挨家挨戶走訪村民的用資需求,下鄉審批放款成為了他不變的日程。日子久了,他就成了頗有人緣的“金融店小二”。
近年來,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依託小金灣黑枸杞交易集散中心暨創業就業孵化基地,着力打造枸杞加工、包裝、銷售全鏈條産業,已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黑枸杞初加工集散地。“四個月時間內,在我的努力下,郵儲銀行玉門市支行累計為小金灣鄉60多戶家庭發放産業鏈貸款,其中75%的業務與枸杞産業相關。”馬維祥説。
“每年10月,枸杞迎來收購高峰,一天的訂單就高達五六十噸,正是急用錢的時候。”經營枸杞初加工企業的馬勝偉介紹,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玉門市支行去年了解到他的困難後,基於其企業經營情況及交易流水,在3個工作日內為其提升産業鏈貸款額度至50萬元,“這個信貸産品及時、靈活性強,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系列“三農”金融産品背後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持續創新和有效監管,更離不開金融機構與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的有機銜接。
2022年10月,郵儲銀行玉門市支行與玉門市農業農村局簽訂協議,由甘肅玉門農村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玉門支行、郵儲銀行玉門市支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承辦玉門市銀政合作&&,開展“産業貼息貸款”業務。
“貼息貸款利率低,還款周期長,讓我從小規模放養轉變為圍欄養殖有了底氣。”黃閘灣鎮梁子溝村村民趙京介紹,在黃閘灣鎮打造肉牛養殖特色産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背景下,他租賃了村集體肉牛養殖場,2023年春季獲批了20萬元“肉牛養殖産業貼息貸”,而且享受了肉牛養殖財政補助,買了600多頭牛犢。
據了解,2024年,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重點圍繞牛、羊、菜、果、中藥、種植“六大産業”,借助供銷社、各級畜牧站、村支兩委等&&,全力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截至2024年10月末,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累計建成信用村356個,評定信用戶超2萬戶,小額貸款年放款量超過17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佔比達60%。(圖片來源: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