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甘肅省分行: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新華網

工行甘肅省分行: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2024-10-31 10:30: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蘭州10月31日電(記者張新新)近年來,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扎根隴原大地,秉承服務國家建設、造福國計民生的初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與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從“五篇大文章”入手,為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彩。

  推進科技金融支持發展新質生産力

  走進甘肅孚娃種業有限公司種植培育基地,朵朵黃花在藤蔓掩映下生機盎然,不同品種的西葫蘆和南瓜長勢良好。甘肅孚娃種業有限公司是高新技術種子企業,在科技研發、設備更新、擴大規模等方面資金需求巨大,工商銀行金昌分行為該企業量身定制了融資方案,並及時發放了190萬元“科創貸”,加快了企業創新發展步伐。

  工商銀行對孚娃種業的金融支持是其在科技金融領域發力布局的一個縮影。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先後制定科技金融信貸專項規劃、成立專項營銷小組,建立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及“規上工業企業”4類重點客戶名單,推出科創貸、專精特新貸特色場景系列産品,全力支持甘肅省科技企業發展。

  截至今年9月末,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專精特新有貸戶171戶,凈增58戶,專精特新貸款較年初凈增3.92億元,增幅23.59%;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較年初凈增7.99億元,增幅12.82%;戰略新興産業貸款較年初凈增70.03億元,增幅31.5%。此外,工銀資本與甘肅國投聯合成立30億元“甘肅省産業結構調整股權投資基金”,將重點支持甘肅省內科技型企業發展。

  引金融“活水”潤澤“綠水青山”

  在張掖市甘州南灘3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大片的光伏板排列有序,形成了壯觀的“藍色海洋”。該項目是工商銀行張掖分行為張掖市“十四五”規劃發放的首筆新能源貸款項目,該行針對該項目承貸金額為4.7億元。

  三峽能源武威200兆瓦光伏治沙項目也是工商銀行綠色金融支持的重點項目,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模式,將光伏發電與防風治沙相結合,助力實現沙漠變綠洲。工商銀行武威分行向三峽新能源(武威)發電有限公司先後發放項目貸款3.1億元。

  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圍繞風光電項目重點發力,通過優化利率、授權、規模配置、FTP激勵、KPI考核等機制,重點支持甘肅省“十四五”第二批風光電、騰格裏沙漠、隴電入魯入浙等重點項目建設。

  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共完成新能源項目評審32個、494.3億元,其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4個、192億元。

  做實普惠金融拓展覆蓋面

  走進張掖市山丹縣燕麥草種植基地,一望無際的燕麥草麥浪滾滾。當地燕麥草種植大戶羅琪今年種植的燕麥草規模達到3000多畝,這得益於工商銀行張掖分行在當地推廣的“種植e貸”,讓羅琪的種植規模擴大成為可能。

燕麥草種植大戶羅琪在自己家的燕麥田裏

  “有了這200萬元利率低、無抵押的工商銀行普惠貸款,讓我擴大種植規模更有底氣。”羅琪&&。截至9月末,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累計投放普惠貸款114.63億元,同比多投9.84億元,“種植e貸”已成為工商銀行普惠性區域拳頭産品。

工商銀行山丹支行的員工在辦理業務

  完善養老金融讓“養老”變“享老”

  養老金融也是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踐行“金融為民”的發力點。針對老年客戶服務難點和痛點,通過適老化改造、豐富銀發養老金融産品、優化智能服務水平等舉措,積極探索創新養老金融服務,線上線下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水平。

  設置老年服務愛心窗口、購置適老化助行工具、配備不同度數的老花鏡、設置老年客戶休息區……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在線下從改善網點設施出發,不斷提高適老化水平。老年客戶通過無障礙通道進入網點,還可通過緊急呼叫按鈕隨時呼叫工作人員,適老化設施讓老年客戶在網點辦事更便捷、更貼心、更溫暖。

民眾在工行的人社·銀行一體化服務網點辦理業務

  同時,依託“工行驛站”服務體系,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積極配合各級政府部門,探索“網點+養老政務”服務,建立“人社·銀行一體化”服務網點,承辦社保卡申領、待遇資格認證、“急難愁盼”事項受理等業務,打通了人社及養老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創新數字金融搶抓新發展機遇

  甘肅省是文化和旅游資源大省,文旅資源富集度排名在全國前列。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以文旅行業為突破口,堅持“目標引領、典型引路、方案引導”,圍繞“建景區場景,築文旅生態”,搶抓數字金融發展機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價值。

  圍繞張掖冰溝丹霞景區,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定制服務方案,在提供專業金融支付服務基礎上,為其搭建智慧景區系統,涵蓋搭建票務&&、售票統計、收銀服務、自助購票和驗票等系列服務。在此基礎上,該行將陸續在馬蹄寺、巴爾斯雪山等景區拓展智慧景區服務,持續推動數字金融建設。(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