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化遇見體育——甘肅傳統體育項目競秀蘇州速寫-新華網

當文化遇見體育——甘肅傳統體育項目競秀蘇州速寫

2024-10-28 08:57:35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當文化遇見體育——甘肅傳統體育項目競秀蘇州速寫

  2024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近日在江蘇蘇州舉行。博覽會以“體育新氣象 強國向未來”為主題,搭建了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高端化的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展示交流交易平台。

  展會期間,中華傳統體育項目進行展演,甘肅省健康敦煌舞、平涼崆峒武術、臨夏天啟棍輪番“亮相”,打出甘肅省體育文化的“特色名片”。

  健康敦煌舞: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迸發

  健康敦煌舞的表演隊伍吸引了許多人駐足。表演飛天健身操的女演員們,穿着傳統的敦煌飛天舞服裝,戴着色彩亮麗的獨特頭飾;表演金剛健身操的男演員們,則身着金剛羅漢的服飾……他們站在一起,便形成了甘肅展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健康敦煌舞的創始人金淑梅今年60歲,目光有神、笑容飽滿。但金淑梅説,自己從小就身體不好。

  金淑梅40年來一直學習研究敦煌舞並從事敦煌舞教學,通過長年的實踐與琢磨,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的體質有了很大的改善,她也逐漸意識到:敦煌舞或許具有強大的養生保健作用。於是,健康敦煌舞成為她近20年來專攻的方向。

  作為健康敦煌舞的受益者,金淑梅想讓健康敦煌舞走進更多生活場景,讓更多人受益。這次博覽會上,她帶來了分別適合於女性和男性的飛天健身操、金剛健身操。同時,她還在繼續研發適合於親子、老人、學生、辦公族、游客等不同人群的健身操。

  平涼崆峒武術:傳承的點點星火已然亮起

  崆峒派是傳統中國武術流派之一。

  “崆峒派武術取眾家所長,在其手法、套路、技擊功夫上成為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健體和增加功力為目的。”

  “崆峒派武術特點是‘奇兵’(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勝。”

  ……

  展演現場,崆峒派掌派人陳虎説:“這是一次特別好的交流學習的機會,我還去看了柔道、拳擊等表演,很多元素都可以吸收借鑒到崆峒武術中。”

  陳虎這次帶領的表演隊伍,平均年齡只有15歲,他們都在平涼市崆峒文武學校就讀。

  9歲就開始學習崆峒武術的劉恒,第一次來到國家級的舞&表演,特別激動:“我想把崆峒武術的力量展示給更多人。”他的理想是,當一名體育老師,把崆峒武術一代一代傳下去。

  臨夏天啟棍:自成體系 虎虎生風

  發祥於臨夏縣的天啟棍是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129種拳種之一,距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

  “很多人以為天啟棍只是一個棍術套路,它其實是一套體系完備的棍術流派。”天啟棍第六代傳人侯文琳説。天啟棍內容豐富,尤以掄子(基本功),摺子(組合棍法),條子、串子(單練套路),排子(對練),刷樁(格鬥術)為亮點,自成體系。

  展演現場,蘇州觀眾吳國平平時也練武術。他一直舉着手機在錄視頻,還不時為表演叫好。他説:“我感受到了這套棍術的陽剛與力量,錄下來慢慢體會。我也喜歡把這些發到視頻號,讓更多人了解。”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何佳睿

【糾錯】 責任編輯:劉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