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動能轉換加速推進——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亮點回眸之四

高&縣高崖子灘光伏産業園。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産2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産線無塵車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金川集團銅貴公司銅電解車間。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張俊成
新能源裝機達到6014萬千瓦,裝機佔比、發電量佔比均排名全國第二;
省屬企業N08810和N08120鎳基合金、第四代核電快堆用316H不銹鋼等産品打破進口壟斷,新材料産值突破2000億元;
推進生物醫藥資源優化重組,打響“隴神”“普安”“佛慈”三大“隴藥”品牌;
……
今年以來,我省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做強做優特色優勢産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裝備製造等傳統産業向高端延伸,促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速發展,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深度數字孿生、新型儲能等未來産業,動能轉換加速推進。
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9.8%,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8.3%。
新興産業蓬勃發展
深秋時節,敦煌光電産業園,光伏電站發電板綿延伸展,猶如戈壁上的一片“藍海”。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上萬塊定日鏡環繞着圓心260米高的吸熱塔,將太陽光攝入塔頂的吸熱器,綻放出奪目光芒。
這一光熱電站,夏季最高日發電200萬千瓦時,冬季最低日發電120萬—130萬千瓦時,向光借來的豐沛綠電,經電網輸送到全國多地,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甘肅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達到5.6億千瓦、95億千瓦,位居全國第四、第五。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能源安全和能源基地建設,搶抓“雙碳”機遇,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張掖、武威、白銀、定西、慶陽建成5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建成6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
今年前三季度,甘肅新能源並網規模突破800萬千瓦,完成全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200萬千瓦任務的67%,相當於每月新增一個近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並網裝機為歷年最高。
截至10月17日,甘肅省新能源累計裝機達到6014萬千瓦,甘肅電源構成由以化石能源為主,向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為主轉變,實現能源生産清潔化。
綠電發得足,還要送得出、用得好。
我省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外送電力覆蓋25個省(區、市)。±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直流輸電工程累計外送電量突破1800億千瓦時,隴電入魯工程計劃年底具備帶電投運條件,隴電入浙工程加快建設,隴電入川工程力爭年底前具備核準條件。
“風光大省”,風光無限。
如今,從河西走廊到隴東高原,風車成林,光伏成陣。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多個光伏電站還推行“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廠周種樹”光伏治沙模式,建一座光伏電站留下一片綠洲正成為現實。
以風光資源為筆,新能源産業為墨,繪寫精彩畫卷。甘肅新能源優勢正在推進動能轉換、産業轉型升級和現代化産業體系構建上發揮關鍵作用。
在甘肅瓜州寶豐多晶硅上下游協同項目生産線上,以綠電為動能生産多晶硅“綠色材料”,用“綠色材料”製造光伏組件“綠色設備”,再用“綠色設備”生産“綠電”,探索出一條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的“碳中和”科學路徑;
在甘肅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企業正計劃將生産用能100%採用綠電,讓銅箔徹底告別碳足跡,進而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在蘭石集團,依託我省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優勢,建成甘肅省首個綠氫“制儲輸加用”一體化試驗示範基地,實現氫能全産業鏈布局;
在金昌紫金雲大數據産業園,一個個數據在20毫秒之內傳輸到黃河上下、大江南北,正依託綠電優勢,打造“雲、儲、算、智”全産業鏈發展格局。
AI背後是算力,算力背後是電力。
前三季度,我省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甘肅)節點算力規模達2.1萬P,三大數據中心用電量增長3.4倍。
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甘肅加力打造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推動能源優勢加快轉變為經濟、産業和發展優勢。
今年以來,我省引進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項目160多個,總投資超1500億元。全國風電行業排名靠前的整機製造企業區域總部悉數落地甘肅,酒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甘肅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加速崛起。
在甘肅,新能源與新材料、數據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深度耦合,實現優勢疊加、提質升級,並牽引氫能、新型儲能等未來産業前瞻布局。
前三季度,我省新興産業蓬勃發展,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2%和8.7%。在外貿出口中,新能源裝備、有機化學品、“新三樣”等産品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創新主體持續壯大
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適應超低溫應用環境的石油鑽機電傳動系統裝置,實現進口替代和批量出口,正與西交大、哈工大合作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
甘肅電氣集團二一三公司研發的可通訊封星接觸器,滿足了電梯行業新型安全要求,全面進入電梯裝備市場,參與電梯電氣控制標準制定;
……
今年以來,甘肅電氣集團以技術、營銷、管理融合創新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不斷增強。與中核四〇四、中國水發等30家央企、國企頭部企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累計為所屬企業爭取産業鏈上下游訂單超70億元;與中車集團合作的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研製及試驗項目,推動填補市域列車中國裝備空白。
這與企業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密不可分。
近年來,甘肅電氣集團研發投入年均超過3%,新産品産值年均增長20%;累計投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改造資金近9億元,推動生産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提升20%以上;建成數字化車間7個、國家級綠色工廠3個、省級智能工廠1個;獲專利授權681件,主持、參與制定和起草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132項。
目前,甘肅電氣集團輸配電、電器元件、電氣傳動與自動化、電機裝備以及合金材料研發、生産、銷售和工程總包等業務齊頭並進,産品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是原創技術的策源地,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創新主體持續壯大,引進科技型企業65家,落地高技術産業項目(&&)77個。
甘肅國投集團發揮國有資本影響力和基金投資帶動作用,引資引智引項目,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甘肅國投集團依託所屬基金集群,累計投資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投資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聚焦裝備製造、精細化工、鋰電池新材料等領域,開展項目投資10.86億元,參與華天科技、中核鈦白、青島蘭石等項目投資。聯合金川集團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鎳都産業基金,已完成金通儲能、金麟鋰電等4個項目3.8億元投資。在蘭州高新區定連園區謀劃生物醫藥孵化産業園,推動生物醫藥科技成果引進轉化、集聚發展。
13戶省屬鏈主企業圍繞24條細分産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前三季度,完成産業鏈重點項目投資137億元。
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9月,“金川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這是金川集團進一步集聚智慧、攻克關鍵技術難題的重要里程碑。
科技創新是金川集團的“傳家寶”。前三季度,金川集團科技投入達到38.4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金川集團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下屬單位增加研發投入,並將其視同利潤進行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全員參與創新的熱情與積極性。近兩年來,獲得授權專利近1400項,科技創新取得沉甸甸的成果——
成功突破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用4N5無氧銅板材製備技術,掌握核電用鎳基高溫合金GH4169帶材製備技術,開發出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鈮鈦銅複合超導材料、高溫合金母合金等新産品並成功投放市場,實施銅電解系統挖潛改造等技改項目,電解鎳和陰極銅綜合能耗分別下降1.1%和2.1%,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金川集團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是我省推進科技創新的生動印證。
前三季度,我省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461.5億元,增長19.9%。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揭榜挂帥”制度,鼓勵科研人才不斷從“實驗室”走上經濟建設“主戰場”,構建了“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卷”的政産學研用合作模式,不僅精準匹配解決了産業共性技術難題,持續開發的新工藝、新産品、新設備,也有效提升了企業産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省政府國資委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考核評價體系,全面落實研發投入費用視同利潤加回等支持政策,將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創造轉化、新産品産值等指標納入企業負責人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構建形成以企業投入為主、各類資金共同參與的研發投入格局。
前三季度,省屬工業企業完成研發投入83.93億元,研發投入強度2.77%,同比增長10.33%。
與省科技、工信、財政等部門建立了定期會商機制,推動省屬企業與中國科學院在蘭“一院三所”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企業出課題、院所搞攻關,院所研發成果、企業承接轉化”機制,推動科技創新要素匯聚。結合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建立省屬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原創技術清單,通過“揭榜挂帥”等對35項“卡脖子”技術、99項關鍵核心技術、122項原創技術攻關項目開展攻關。截至9月底,已攻克低品位資源高效低成本開採和選冶、高純金屬製備、高溫合金製備、大型壓力容器熱處理等“卡脖子”技術、關鍵核心技術31項。
金川集團河西堡40萬噸智能銅電解項目試運營投産,解決銅合成爐系統處理高雜含貴金屬原料瓶頸問題,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約300億元;
蘭石重裝煉化公司投運“數字孿生車間”,激光切割機切割出的鋼板,利用率達到90%,比有資料記載的利用率70%提高了約20個百分點;
白銀集團實施銅冶煉技術提升、白銀爐創新升級、多金屬選礦技術提升等項目,銅鉛鋅冶煉規模達到80萬噸/年。
今年以來,省屬企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改造項目259個,前三季度完成投資130.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5.1%。
目前,省屬企業累計建成國家級研發&&29個、省部級研發&&171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40個、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10個。
今年以來,省政府國資委依託科技成果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推動省屬企業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産換線、産品換代,推行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建造,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研究制定了《省屬企業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方案》,實施改造項目263項、總投資約450億元,更新設備約5.8萬台(套)、總投資約70億元,可提供産品、服務355項。
前三季度,甘肅省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3955.24億元,同比增長18.48%。在營業收入中,戰略性新興産業營業收入600.44億元,同比增長49.87%。以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取得的“三新經濟”營業收入642.89億元,同比增長23.85%。
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創新主體持續壯大,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全面激發發展活力、創新能力和內生動力,一幅向新向優向未來的錦繡畫卷正在隴原大地鋪展開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佔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