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克塞縣着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健全畜牧業社會服務體系目標,通過整合農資、農機、技術、人才等各類生産要素和服務主體,從畜牧業生産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等方面多角度發力,努力補齊短板弱項,着力構建全縣供銷社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蹄疾步穩推動畜牧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築牢堅實基礎。
黨建引領先行,錨定發展目標。為把全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成“黨建引領、抱團取暖、合作共享、風險共擔”的為農服務生力軍,解決好當前農村牧區存在的“集體窮、支部弱、群眾散、産業衰”等難題,根據甘肅省省供銷社制定《“千縣千社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阿克塞縣供銷聯社積極探索縣—鄉—村基層組織網絡體系建設,制定《阿克塞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拓展黨組織引領基層合作社發展路徑,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以及群眾的能動性相結合,在全縣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供銷社具體開展社會化服務工作,形成以黨支部為基礎,黨員為主體,聯村共建、資源整合、抱團發展築牢社會化服務的戰鬥堡壘,為高質量推進社會化服務工作,實現項目推動産業融合發展。同時,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戶”現代化農牧業發展新模式,堅持以産業發展為基礎,以黨支部引領為載體,以各鄉、鎮基層合作社為紐帶,按照支部主導、群眾自願、風險共擔、集體增收的原則,引導基層社圍繞“耕、種、防、收”多環節開展農牧業社會化服務。
培育多元模式,夯實服務基礎。堅持需求導向,創新服務方式,圍繞服務“三農”工作大局,以發展“優質、安全、生態、高效”的農牧産業為目標,從産中切入,逐步將服務向産前、産後環節延伸,形成縣—鄉—村三級為農的服務網絡,提供全周期農牧業生産過程供應服務、農産品統一銷售服務、農牧民信用合作服務等重點領域,具體包涵耕地旋地、春季播種、畜群剪毛藥浴、財務託管、農技諮詢、金融合作、農膜回收、農資配送、電子商務、冷鏈配運、統防統治等多種服務類型,年均內提供服務可達100余次。並以萬隻肉羊規模化養殖基地為依託,大力實施良種繁育項目,將改良優質品種調引至牧業一線,培育適合本土的良種羊。為一線農牧戶提供“全過程、各環節、全領域”的技術諮詢服務,降低牧民飼養成本,解決草場過度放牧問題,帶動牧民穩定增收。並積極探索飼草料儲備、加工、銷售、調運、配送為一體化社會化服務模式,推動千畝飼草基地建設,開發紅柳灣、安南壩種植區域,進行規範化、科學化、專業化的飼草種植,年均産量達到700多噸,使2750畝飼草種植成為全縣飼草供應的穩定飼草來源;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無人機“飛防”技術及病蟲害和除草防治作業,進一步達到節本增效、高效防治的效果,使飼草更高效、高産,提升畜牧業生産飼草料保障能力。
抓牢關鍵要點,確保發展規範。全面落實總社、省、市社和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在主動服務鄉村振興、參與農牧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發揮好黨和政府密切&&農牧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發揮基層社主陣地作用,搭建為農服務綜合平台,圍繞本地特色産業和農牧業生産需求,不斷提升基層社為農服務水平。通過採取企業帶動、項目資金扶持、盤活閒置資産等方式推進基層社改造提升,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先後建成鄉鎮供銷社2個、村級綜合服務社6個,牧區流動基層社1個、領辦農牧民專業合作社9個。
強化培訓賦能,築牢安全屏障。為切實提升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專業技能與服務水平,社積極申報市級人才項目和實訓基地建設獎勵補助資金10萬元,縣級配套10萬元,依託全縣萬隻肉羊規模化養殖基地,秉持“拓寬視野、深學政策、啟迪思維、強化能力”的核心理念,建設市級畜牧産業人才實訓基地。結合本地實際,突出特色産業,不斷探索創新培訓模式,拓寬實訓路徑,着重聚焦專業賦能,集中開展飼草種植、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動物疫病防控、人工授精技術、精細化種植等內容的培訓,截至目前,先後組織各類培訓20余期,培訓學員1000餘人次,培訓人員涵蓋致富能手、鄉土拔尖人才、種養殖農戶等,為全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同時,積極落實安全生産和環境保護管理責任,加強紅柳灣3處設施養殖點精細化、規範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養殖小區管理制度,加強養殖戶宣傳力度,配合相關部門防疫檢查工作,提供多元化的社會服務。開展畜牧業專業技術培訓、技術指導、信貸服務、牲畜無害化處理、動物疫病防治、環境清理等工作,進一步推進了全縣畜牧業安全生産和養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