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崇信: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行走在崇信縣這片廣袤土地上,處處迸發着發展活力。項目現場塔吊林立,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産業基地蘋果、蔬菜喜獲豐收,優勢特色産業提質增效;鄉村“蝶變”滿目新,振興路上闊步行……
今年以來,崇信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深入實施“四強”行動,紮實推進“三區一城市”建設。今年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達35.61億元,同比增長5.8%;第一産業增加值4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22.88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8.73億元。
項目建設“加速跑”
時下,在工業集中區內,投資45億元的雨森紙製品項目加快推進;投資6.75億元的利用電廠餘熱加工食品園區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産;工業集中區供水工程、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項目投入試運行。一個個重點項目在這裡落地開花,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走進崇信縣工業集中區葉潤食品産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機器轟鳴。從選豆、清洗、磨漿、煮漿,再到結膜、揭皮、乾燥,整套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一期投資2.5億元,於6月份投入試運行。”崇信葉潤食品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利斌介紹道。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産腐竹、豆腐乾等産品10.8萬噸,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8億元,繳納稅金3500萬元,吸納就業人員4000餘人。
同樣,崇信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棗林溝水庫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該項目是白龍江引水工程的受水水庫,概算總投資1.2億元,水庫總庫容218萬立方米,年供水能力可達65.8萬立方米,將成為保障崇信縣城區生活供水的主要水源。
“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8432萬元,完成泄洪兼導流洞、溢洪洞、進水塔主體等工程,預計年底竣工。”崇信縣水務局副局長楊昌瑞説道。今年,該局實施了錦屏鎮人飲工程提升工程、城南防洪排澇工程(一期)、木林鄉蘋果産業基地供水保障等水利工程7項,概算總投資10358.22萬元。
今年,崇信縣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焦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建設,緊扣“穩步擴煤、加快轉電、突破輕工、布局新能源”發展思路,周寨北、百貫溝西煤炭資源成功出讓,葉潤豆製品、藍石再生資源項目投入試生産,雨森紙製品、新柏煤礦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建成分佈式光伏發電站583座、裝機容量14.7兆瓦,全縣生産原煤498萬噸、發電28億度。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定投資、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崇信縣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招商、優環境,不斷拓展開放空間,173個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88%,8個省列重點項目和40個市列投資清單項目進展順利。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開展“點對點”招商28次,邀請客商來崇信考察33次,舉辦第六屆甘肅·崇信發展大會暨紙製品豆製品産業鏈招商大會,簽約項目49億元,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23項,落實到位資金50億元,同比增長81%。
産業興旺好“豐”景
一大清早,走進黃寨鎮張明洼村窯洞養牛基地,“哞哞哞……”聲音不斷,一頭頭體格壯碩、毛色光亮的平涼紅牛正在等待着“送餐”。
“我發展養牛産業好多年了,家庭生活條件改變了許多。每天早上8點準時喂草料。”看著被飼養得膘肥體壯的寶貝疙瘩,養牛能手張讓成自豪地介紹道,“2022年我開始在窯洞養牛。現如今已改造了59孔窯洞,存欄326頭牛。窯洞冬暖夏涼、通風性好、環境舒適,基礎母牛産犢率和牛犢成活率高。”
近年來,崇信縣把牛産業作為助農增收的首位産業全力推進,將大量廢棄閒置土窯洞進行改造,先後建成了錦屏鎮平頭溝村、黃寨鎮甘莊村等7條窯洞養牛示範帶,飼養平涼紅牛超過5500頭,切實提高了養殖效益。
預計三季度末,全縣牛飼養量可達11.98萬頭,出欄5萬頭;蔬菜種植面積6.96萬畝,産量12.6萬噸,産值7.56億元;蘋果園4.5萬畝,産量將突破4萬噸,全鏈産值可達2.7億元,實現增加值1.5億元。
上半年,全縣村集體經濟達1035.85萬元,村均突破13.11萬元,每年穩定向農戶兌付産業分紅400多萬元。
和美鄉村入畫來
近日,走進省級鄉村建設示範村柏樹鎮木家坡村,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庭院前鮮花盛開;一條條柏油路環村莊、繞田野,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片片果園有“錢”景,果香四溢;一套套基礎設施聚民心、惠民生,處處體現着鄉村振興為木家坡村人帶來的美好生活。
來到村民尹建國家中,美麗庭院收拾得乾淨整潔,一家人住着嶄新的磚瓦房。説起村裏的變化,尹建國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説:“我們村裏變化很大,村莊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有木馬游樂園,有電商物流綜合服務中心,網上購物、農産品郵寄都很方便。”
在崇信縣,木家坡村的蝶變只是推進鄉村建設的一個事例。現在越來越多的鄉村“硬體”“軟體”同步提升,村民“環境美”“生活美”同享,日子越來越幸福。
近年來,崇信縣按照“全域治理、分類打造、一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八改”工程,累計建成“和美鄉村”17個,成功創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和全省鄉村建設示範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和第四批農村産業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形成了全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良好態勢。
民生保障有溫度
“醫生看病認真細心,還叮囑我定期復診。這樣的義診活動為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近日,錦屏鎮九功村群眾李喜紅在參加了崇信縣人民醫院開展的“多學科聯合義診基層行”活動後説道。
為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群眾看病就醫之憂,崇信縣每月抽組專家,深入村社、礦區開展義診活動2次。同時,對鄉鎮衞生院醫護人員進行專科培訓,真正把優質健康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架起醫共體建設“連心橋”。
近年來,崇信縣精準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從最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環節入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積極辦惠民實事,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2%以上。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常態化開展人才招聘、“直播帶崗”活動,大力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29萬元。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實施縣第六幼兒園、農村中心學校寄宿制建設等項目,城鄉辦學條件持續改善。穩步推進健康崇信建設,縣醫院與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掛牌簽約。深入實施“結對幫扶·愛心崇信”工程建設,幫辦實事230余件。
産業體系進一步健全、經濟態勢持續向好、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生態環境穩步改善……一項項關鍵之舉,無不展現出崇信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一個個實績實效,無不彰顯出崇信開拓奮進的勇氣和力量。張保林 趙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