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發展戰略,以“四個聚焦”為抓手,完善引才聚才機制,提升用才興才能力,催動人才質量、總量、增量、留量“四量齊升”,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幸福美好新山丹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全視角”引才,遞好攬才匯智“橄欖枝”。聚焦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教育衞生等7支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留丹來丹創業就業行動”,通過赴外招引、定向招錄等方式,吸引278名高校畢業生來丹就業。實施“一産業一人才支持計劃”,柔性引進醫療衞生、農業農村等領域高端人才102名,新簽約中國農科院蘭州獸研所陳啟偉教授團隊,合作實施人畜共患一體化防控項目,着力實現人才與發展需求“靶向”對接。深化“兩站一學者”引培計劃,加大對16個醫療合作工作站、山丹籍在外名醫工作站投入建設力度,吸引48名“候鳥式”專家名醫來丹開展手術帶教、培訓講座,診療患者1500多人,以人才“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

聚焦“全鏈條”育才,厚植人才成長“新沃土”。持續構建各領域全方位育才體系,抓實“十業百社萬才”計劃和“焉支鄉村工匠”行動,採取“高校培訓+田間實操+示範孵化”培養模式,分層分類培訓高素質農民350人、培養“土專家”“田秀才”1800餘人。組織企業管理、鄉村振興等領域人才開展各類培訓3期158人,選派15名農業、醫療、教育等領域骨幹人才參加“隴原之光”“彩虹之光”“山丹之光”培訓,帶補貼赴外脫産進修學習。投資4500萬建成新能源産業人才實訓基地,開展光伏運維等培訓班3期,培訓120人。按照實用化、特色化、多樣化思路,實施縣級重點人才和青年人才項目9個,劃撥42萬元精準培養青年骨幹人才43名,有效促進本土人才“量質齊升”。

聚焦“全方位”用才,搭建幹事創業“大舞&”。圍繞全縣重點産業發展人才需求,選聘第二批“雙招雙引”大使15名,牽線搭橋引進牧森智能裝備西北區數智化産業園等優質入庫項目6項,隨項目引進各類高層次産業人才17名,實現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同向發力,同步落地。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累計實施市縣級“揭榜挂帥”項目4個,協同攻克制約産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和企業急需關鍵核心技術難題6個。圍繞培育壯大“羊薯草菜馬”五大富民産業,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站和産業專家服務團,常態化開展技術推廣、人才培養等活動32場次,指導建成蘆筍莊園、焉支花谷·羊主莊園、土豆驛站等三産融合莊園經濟研學基地5個,人才智力資源逐步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

聚焦“全身心”留才,打造近悅遠來“好生態”。健全完善縣委縣政府領導包抓重點人才隊伍建設責任制,&&《山丹縣人才發展政策清單》,優化43項政策措施,進一步為人才發展“授權松綁”。大力開展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和“不來即享”服務,強化資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在工業園區建設強工業人才服務站,為企業人才提供政策諮詢、事項代辦等“一站式”貼心服務,為引進的39名高層次人才提供高標準“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有效解決人才服務發展後顧之憂。全覆蓋落實“隴原人才服務卡”18名持卡人、“金張掖人才服務卡”59名持卡人和引進高層次急需人才優惠政策待遇,在市民大廳等服務窗口設立“人才服務卡”綠色通道,持續營造尊才愛才濃厚氛圍。(范星照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