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酒泉:強工業行動步履鏗鏘
敦煌光電産業園。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斌銀
甘肅恒遠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組件生産線上,工人正在加工光伏板。
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裝備生産線。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攝
一項項服務舉措不斷推出、一個個工業項目加速落地、一條條産業鏈不斷延展……
走進酒泉市,隨處可見蓬勃發展的火熱場景。近年來,全市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充分發揮“風光”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斷優化招商體制機制, 建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持之以恒推進強工業行動。
曾經“春風不度”的大漠戈壁,如今已形成發展的強“磁場”,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的精彩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這裡,“風光”獨好
2023年,酒泉全年新增新能源並網638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達2700萬千瓦,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酒泉風能、光熱資源富集,為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開發利用示範區和風電光伏光熱發電示範基地。
數據顯示:酒泉全市風能資源總儲量達2億千瓦,可開發量約1億千瓦,佔全國可開發量的七分之一。光熱資源蘊藏量為20億千瓦,可開發量約10億千瓦,屬國家光熱資源分佈一類地區。
擁有如此豐厚的資源稟賦,抓住、用好資源,是擺在酒泉市面前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酒泉市搶抓“一帶一路”“雙碳”等重大機遇,以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為目標,以強工業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區域“風光”優勢,&&了一系列産業支持政策,加速布局新能源産業。
在敦煌城西的大漠腹地,一座260米的吸熱塔直衝雲霄。塔的周圍,整齊地分佈着12000多&定日鏡。
這是首航節能2018年在酒泉打造的全球聚光面積最大的塔式光熱電站,總採光面積達140萬平方米,配置了11小時的熔鹽儲熱系統,一年發電量可達3.9億千瓦時。
這座電站是酒泉新能源發電産業加速崛起的縮影。
從光伏到風電,從光熱到儲能,從氫能再到智慧電網,酒泉新能源産業全方位發展。僅2023年,酒泉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就達到353.7億千瓦時,達到了全市發電量的65%。
開工玉門昌馬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金塔和玉門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啟動“隴電入川”……一個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正在酒泉加速構建。
聚焦“風光水火核”,酒泉全力做強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智慧電網6條裝備製造産業鏈,實現新能源發電與新能源裝備製造並行發展。
在酒泉新能源綜合利用産業園內的甘肅恒遠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6吉瓦光伏組件生産車間,各種生産設備與機械臂配合默契,精確地執行着切片、層壓、排版等一道道工序。生産線末端,一片片泛着藍光的光伏組件源源不斷地生産出來。
“恒遠動力今年已建成兩條這樣的光伏組件生産線,年産能達到2.4吉瓦,生産全過程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工藝已屬國際最高級別,産品符合行業一流標準。”甘肅恒遠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思峰很自豪。
光伏組件能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分。按照計劃,恒遠動力將投入40億元,建成5條這樣的生産線,光伏組件的年生産能力達到6吉瓦。
“目前,另外3條光伏組件生産線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在明年建成。未來,我們將啟動二期5吉瓦電池片項目,進一步延長産業鏈條。三期,還將投資建設支架、逆變器、電線電纜項目,形成新能源光伏裝備製造全産業鏈條。”李思峰介紹。
距離酒泉新能源綜合利用産業園不遠,是國內風電鑄造領域核心骨幹企業日月重工在酒泉設立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車間內,一台直徑3.5米、重26噸的輪轂剛剛下線。不久,這個龐然大物將運至風電場,裝配到發電風機上,用於固定3片分別重達約20噸的風機葉片。
“我們計劃投資近40億元,分兩期建成年産20萬噸大型鑄造及精加工生産線,填補西北區域風電鑄造件産業空白,延伸風電裝備製造産業鏈條。”日月重工(甘肅)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松明介紹説。
加速聚集的先進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給酒泉裝備製造業發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2023年,酒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了11.6%的增長。其中,風光發電裝備製造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幅度高達50.2%。
“目前,酒泉的光伏裝備製造上下游産業鏈條已全面打通,風電裝備製造産業鏈整體實現本地化生産,成為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酒泉市工信部門有關負責人&&。
這裡,向“新”而行
今年1月,由中國氟化工先進製造企業巨化集團投資建設的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在酒泉玉門開工。
氟化工因其産品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等特性,廣泛應用於軍工、化工、家電、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是化工行業中發展最快、最具高新技術和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被譽為“黃金産業”。
這一項目計劃投資,是甘肅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將酒泉項目建設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如此投資體量,何以酒泉?是酒泉推動強工業行動,加速搶佔産業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決心和信心。
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就必須要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以強工業行動為抓手,酒泉依託資源稟賦和區域優勢,全力打造以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産業、現代化工産業、礦産品精深加工産業、核及核關聯産業四大支柱産業為主導,牽引驅動農用及其他裝備製造、農産品加工、建材三個傳統産業升級提檔,生物醫藥、數據信息和新材料三個新興産業持續壯大的“433”現代産業體系。
圍繞確立的産業目標體系,酒泉聚焦新型工業化,先後引進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示範帶動性強的工業項目,産業鏈條不斷延伸,産業集群不斷擴大。
走進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線上,芒硝、方解石、白雲石、純鹼等粉末狀原材料被源源不斷輸送進大窯爐內,經高溫熔化,原材料變成製造玻璃的液體。
“今年年初,我們採用全氧燃燒工藝生産的光熱超白浮法玻璃正式達標量産,比傳統工藝生産的光熱用超白玻璃具有更高的太陽光透過率,且節能降本,標誌着我們突破了這項原本依賴外國進口産品的‘卡脖子’關鍵技術。”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霍富説。
來到甘肅魯玉東壹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年産5000噸高分子絕緣新材料項目正在有序生産。
“手機等電子産品對隔熱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市場上隔熱效果最好的就是IP隔膜,我們就是IP隔膜生産企業的上游供應商。”甘肅魯玉東壹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白海鋒説。
在風渡新材料(玉門)有限公司,年産3萬噸風電拉擠板材項目已經順利投産。隨着“雙碳”目標的加速推進,酒泉風電産業也迎來又一個黃金發展期。為了能夠讓風機葉片具有更高強度,同時能夠越做越輕,適應發展需求,風渡新材料(玉門)有限公司年産3萬噸風電拉擠板材項目應運而生。
該公司綜管部部長趙仕通介紹説:“我們先後在湖南韶山、江蘇鹽城和甘肅玉門設了三個分基地,三個分基地都靠近風電場葉片廠,實現就近消納。”
……
新産業、新技術、新材料,酒泉堅定向“新”而行,在新征程中不斷塑造新優勢,培育新動力。
“僅巨化這一個項目,全面建成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300億元以上,直接創造就業崗位1萬個左右,並進一步帶動化工、機械、物流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玉門市老市區管委會副主任金穎霞説。
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關鍵。
“我們將不斷夯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科技龍頭企業在酒泉建立研究和實驗機構,強化地企、校企合作,支持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需求對接、資源共享,展開重大科技任務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提升酒泉的科技創新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酒泉市發改部門有關負責人&&。
這裡,“優”無止境
引進500萬元以上項目990個,到位資金865億元,增長26.1%,連續五個季度全省考評穩居第一。
這是2023年酒泉招商引資工作交出的亮眼答卷。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酒泉從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實施精準招商、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應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市的“頭號工程”來抓。
——持續優化招商工作體制機制。
酒泉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制定&&了包括《招商引資攻堅戰方案》《産業鏈招商“作戰圖”實施方案》《縣市區及酒泉經開區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市直部門招商引資績效考核辦法》《全員招商引薦人獎勵辦法》《招商引資若干優惠政策》《産業鏈招商引資導引》等“兩方案四辦法一政策一導引”。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招商引資“月調度、季考核、半年盤點、年終總評”的機制,營造出大抓招商的濃厚氛圍。
——精準招商不斷實現延鏈補鏈。盯緊産業龍頭企業,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2023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65個、10億元以上項目32個,33家3個“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在酒泉投資建設52個項目,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成功落地。全力做強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智慧電網6條裝備製造産業鏈,制定新型儲能産業發展意見、氫能裝備産業發展規劃,新簽約新能源及裝備製造項目57個,簽約額666.74億元,到位資金155.42億元。
——千方百計提升服務優化環境。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縱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和無證明城市建設,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日,營業執照實現“即來即辦”,政務效能顯著提升。全程做好跟蹤服務,以清單化管理招商引資項目,對重點項目實行包聯推進機制,建立從項目前期、要素保障到落地服務的快速反應通道,全過程、全周期提供“保姆式”服務。&&用地、財稅、金融、人才等一攬子真金白銀的招商引資支持政策,市縣兩級安排專項招商引資經費,進一步保障了招商工作常態化開展。
環境是氣候,企業是候鳥,哪氣候適宜,企業就會到哪。
“這裡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利於企業的營商環境,遇到困難,都是馬上反映馬上解決。”對酒泉的營商環境,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霍富讚不絕口。
“政府幫我們解決了外線用電、廠房供暖等問題,保障了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其中一條生産線已安裝就位,計劃很快調試生産。”酒泉南都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景康説。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無微不至地為企服務,也讓更多企業家通過“朋友圈”“客戶群”認識酒泉、來到酒泉:風渡新材料(玉門)有限公司的落地源於它的上游産業艾郎風機大葉片的建成投産;玉門首航光學有限公司介紹引進了寶能(甘肅)新能源集團年産40萬噸太陽能光熱支架熱鍍鋅生産線項目……
“走進酒泉,我們切身感受到酒泉尊商、重商、親商、愛商的良好營商環境。”甘肅瓜州寶豐硅材料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雍武説。
經過不斷實踐,酒泉已探索出了引進歐昊、正泰的“引大引強模式”,引進寶豐的“全産業鏈模式”,引進日月重工、南高齒的“延鏈補鏈模式”,全流程服務落地陜煤的“酒泉經驗”,“以招商引資論英雄”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區域經濟的競爭,是比較優勢、生産要素的競爭,也是營商環境的競爭。
今年上半年,酒泉全市已累計開展外出招商133批次,引進“三個500強”和上市公司投資項目22個,新建和續建簽約額500萬元以上省外項目361個,引進省外到位資金460.1億元,同比增長71.6%。
如今的酒泉,高質量發展的“磁場”效應正愈發強勁,在朝着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蹇勇德 李欣瑤 劉健 董文龍 石丹丹 於曉明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