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展覽聚敦煌 文化傳承更閃光-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多項展覽聚敦煌 文化傳承更閃光

2024-09-23 17:07:3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9月23日電 題:多項展覽聚敦煌 文化傳承更閃光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何問

  “交響絲路·多彩華章——甘肅絲路文明交融展”等多項文化展覽正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辦,展現文化的多彩和傳承的活力。

  以圖像展現佛經的經變畫,是敦煌壁畫中的經典題材。在“匠心傳承·創意綻放——非遺及文創精品展”上,一組將平面壁畫轉化為立體形象的面塑作品吸引了大量觀眾。跳胡旋舞的舞者、彈撥樂器的妙音鳥、手持蓮花的菩薩等各種形象,無不惟妙惟肖。

  “面塑歷史悠久,其材料由小麥粉、糯米粉混合而成。將平面壁畫立體化,用面塑語言展現敦煌文化,是傳承也是創新。”甘肅省平涼市面塑非遺傳承人楊凱説。

  9月22日,在“匠心傳承·創意綻放——非遺及文創精品展”上,敦煌石粉彩繪技藝非遺傳承人侯楊紅在為游客介紹敦煌壁畫文創産品。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孔雀石、赭石、石黃……色彩斑斕的礦石在石粉彩繪展&上整齊排列,今年37歲的敦煌石粉彩繪技藝非遺傳承人侯楊紅取過孔雀石放進石臼,一下一下砸打。

  “粉碎礦石是製作礦石顏料的第一步,研磨顆粒大小不同,會産生不同的色階。一塊礦石一般可以提取6種至9種顏色。”侯楊紅邊搗磨邊給觀展的游客講解。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主要由地仗製作、畫稿設計、布局定位、放大稿樣,以及敷色繪製、瀝粉堆金、提線等畫面繪製流程構成。其中,地仗製作和畫面繪製充分反映了敦煌古壁畫的製作特色。通過礦石顏料和膠液的融合使用,壁畫附着力好、顏色經久,這也是敦煌壁畫璀璨千年的秘密之一。

  “許多來敦煌的游客,會因為想親手畫一幅壁畫停下腳步、融入敦煌,這是由文化認同激發的傳承。”侯楊紅説。

  9月22日,與會嘉賓在參觀“絲路丹青·敦煌映像——美術精品展”。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絲路丹青·敦煌映像——美術精品展”展出近百幅美術作品,其中不乏范迪安等名家之作。這些展現絲路歷史文化與自然風貌的作品,吸引了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約百名大學生前來參觀。

  “地處絲路要地的甘肅,在中華文化發展演進過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歷史上很多藝術作品都誕生在這裡。我們既要學習傳承,也應弘揚發展。很多學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名家名作,這對他們的藝術見解乃至未來規劃,都很有好處。”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玉芳説。(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