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河之濱展新顏 幸福之城引客來
蘭州市深入推進“交通+文化旅游”模式,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從白塔山眺望黃河
蘭阿公路全線通車以後,游客去石佛溝景區旅游更方便
游客打卡中山橋
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蘭州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游客。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假期甘肅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44%,蘭州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67%。中山橋、甘肅省博物館、蘭州水墨丹霞、蘭州極地海洋世界、蘭州野生動物園、蘭州海洋公園、黃河樓等成為最受游客歡迎的熱門景區景點。
近年來,蘭州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則,打造中山橋、白塔山、黃河母親、黃河樓等重要旅游景點資源,使黃河之濱成為外來游客打卡首選。與此同時,蘭州市通過綜合交通大會戰,興建、打通多條惠民道路,“交旅”融合、美麗宜居的城市讓蘭州人幸福感滿滿。
1
文旅發展勢頭猛
“一個筏子六個人,一天起碼劃一百筏子。我徒弟,還有孫子,全部上。”蘭州羊皮筏子非遺傳承人張德寶今年夏季忙得不可開交,許多外地人來蘭都會乘坐羊皮筏子,連張信哲、康輝這樣的名人也戲稱自己“葉子麻”,到蘭州專門體驗了一回“羊皮筏子賽軍艦”。
近年來,蘭州文旅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目標,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先後建成並運營黃河樓、蘭州老街、水墨丹霞等一批體現黃河文化符號的景區景點,蘭州美食、蘭州美景、蘭州溫度、蘭州服務、蘭州擔當持續獲得游客點讚,蘭州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當紅旅游城市。2023年,蘭州旅游火爆全國,旅游人數突破歷史最高、旅游口碑達到歷史最好,全年接待國內游客8699.8萬人次,同比增長197.3%,與2019年相比增長5.96%,實現旅游總收入649.4億元,同比增長337.9%。
今年以來,蘭州市聚焦全域旅游,着力推進大規劃、大景區、大項目、大配套、大服務、大營銷,旅游綜合接待和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游、鄉村游、周邊游、跨市跨省游火爆,淡旺季差距正在收窄,旅游市場熱度持續保持高位。全市現有A級旅游景區40家,星級賓館32家,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1個(河口古鎮),國家級夜間文旅集聚區2個(蘭州老街,蘭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上車村,浪街村),省級旅游休閒街區1個(蘭州老街),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榆中興隆山景區)。
蘭州在産生網絡“大流量”和游客“大留量”的同時,全市旅游接待和服務保障能力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考驗,蘭州一邊持續優化更好做好服務保障、一邊探索如何保持蘭州旅游發展的大好形勢、一邊實踐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具體措施,一邊思考如何縱深推進文旅融合向“全域全季全業態”發展,持續做熱淡季、拉長旺季、火熱全季、在“引客入蘭、留客駐蘭”上見實效的具體辦法。上半年,“黃河大合唱”的超高人氣、“蘭馬”的全城沸騰,使蘭州文化旅游實現了連續火爆的良好局面。1至6月,全市累計接待游客5734.15萬人次,同比增長42.98%,實現旅游花費386.23億元,同比增長72.05%。
2
“交旅”融合促振興
在近期連綿不斷的細雨滋養下,石佛溝山間被繚繞的雲霧所環繞,展現出秋高氣爽、空氣清新的宜人景象。隨着今年8月21日蘭阿公路的全線通車,蘭州石佛溝迎來了旅游接待的高光時刻,中秋假期,景區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43%。
橋與山相連,路與景相間。從城市喧囂到自然寧靜,蘭阿公路更是一條旅游路,通車後前往國家森林公園石佛溝更加便捷。漫步山野林間,這裡更像是大自然的調色板,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舞雪,在大自然的韻律中,感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春秋”。
七里河區文旅局旅游服務中心主任張晶晶&&,七里河南部山區生態旅游資源豐富,過去由於交通不便,旅游發展受到一定限制。蘭阿公路的全線貫通打破了影響南部山區尤其是石佛溝景區旅游發展的交通瓶頸,文化宮至石佛溝最快僅需20分鐘,縮短了旅游交通時間,改善了旅游交通條件,帶動了周邊旅游增速,為沿線阿幹鎮、八里鎮鄉村旅游發展和石佛溝生態旅游示範區項目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了進一步推進全區文化旅游産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為南部山區帶來旅游經濟效益,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依託鄉村生態優勢,不斷深挖旅游資源,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旅游業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張晶晶説。
近年來,蘭州市通過打造交通出行的新消費場景,提高服務質量,為游客帶來旅游“沉浸式”體驗。尤其是2024年以來,蘭州市通過綜合交通大會戰,深入推進“交通+文化旅游”模式,在加快建設“快進慢游”旅游公路的同時,串點連線成面,打造蘭州旅游大環線,104線蘭阿公路主線通車,X101線伏直公路獲評“最美農村路”,大蘭山景區道路建設工程(八里窯至伏龍坪)有序推進,開通青城古鎮、吐魯溝等35條精品旅游線路直通車,打通了景區“最後一公里”。
3
城市美好人幸福
“黃河之濱真的很美!來蘭州的人都應該到黃河邊轉一轉。”每天堅持在黃河邊健走的蘭州市民李泳感嘆。近幾年,黃河兩岸景觀雅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滿眼都是綠樹鮮花,空氣清新,休閒設施齊全,“每天在黃河邊走一走,對這個城市的熱愛也越來越多。”
近年來,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按照“親近自然、簡約適用”的原則,新建七里河黃河大橋至雁灘黃河大橋段5米寬幅河道健身步道12公里,配套建設景觀小游園10處,綠化美化10萬平方米,打造了核心區29公里健身步道循環圈,給市民游客提供了集健身、游覽、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慢生活休閒廊道。
為方便市民健身休閒,大景區管委會用心打造精品工程,實施奧體中心片區生態景觀提升,新建彩色瀝青景觀道和塑膠慢跑道1.7萬平方米,改造園路廣場3萬平方米、綠化景觀8.6萬平方米;實施金雁片區健身步道改造提升,建成塑膠運動健身步道5.6千米;實施南濱河路雷壇河至水車博覽園段游覽步道提升改造,新建2米寬塑膠跑道2.7公里;實施城關大橋、元通大橋橋體美化裝飾,展現了城市新風貌。
同時,充分利用濱河空間,因地制宜建成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空竹園等全民健身場所72處,增設自助書吧、環保公廁、健身器材、休閒座椅、衣帽架等便民設施3000多套,配合辦好“蘭馬賽”“環湖賽”等國際賽事,策劃推出“健步走”“熒光跑”等全民健身活動,初步建成了沿河運動休閒帶,市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安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