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晚熟蟠桃的成熟時期,走進廟渠鎮常儉村常雪龍的蟠桃園,陣陣桃香撲鼻而來,一個個鮮桃掩映在綠葉之中,讓人垂涎欲滴,令人“桃”醉。
在桃園內,常雪龍和果農們穿行在桃林間忙着採摘、裝箱,纍纍碩果成就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今年是他種桃的第五年,他採用科學的種植技術,通過精確灌溉和施肥,定期修剪樹枝,確保每一個蟠桃都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呈現出最佳的品質與口感。
“這個桃子就一個特點,甜。”常雪龍隨手掰開一個蟠桃,黃澄澄的果肉暴露在陽光下,咬下去,是清脆,嘗進嘴,是香甜。常雪龍説:“我家種了100畝地的桃子,都是晚熟品種。今年的價格還是挺好的,一公斤在10元左右,主要發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常雪龍告訴記者,由於自家蟠桃品種優良,深受食客喜愛,訂單源源不斷,今年蟠桃預計收入60萬左右。
為了進一步拓展蟠桃的銷售渠道,常儉村還積極推動休閒旅游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在這裡,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美味的黃甘桃,還可以在附近採摘各種水果,游玩附近旅游景點等娛樂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廟渠鎮融合精品農業、特色觀光、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探索推行“支部+庭院經濟+觀光采摘”為一體的黃花菜農旅融合發展模式,以境內碧波潭、慕垣人家等景點為依託,引導有條件的農戶,利用“庭院”發展“一方菜園、一片果林、一窩家雞、一間客房、一桌土飯”等“五個一”為主的民宿、採摘園和農家樂,吸引廣大游客“賞田園風光、品農家飯菜、住農家民宿、採水果野菜”。常儉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廣東説:“目前晚熟蟠桃迎來了豐收期,近年我們將積極依靠大戶種植,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更高的特色産業,拓展桃産業發展鏈條,實現‘一村一品’,為鄉村振興注入‘甜蜜’能量。”(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田永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