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已度玉門關 和美鄉村展新卷-新華網

春風已度玉門關 和美鄉村展新卷

2024-08-09 08:38:05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春風已度玉門關 和美鄉村展新卷

  玉門市下西號鎮川北鎮村。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獨山子東鄉族鄉現代農業産業園技術人員指導工人種植蜜瓜。

  下西號鎮川北鎮村村民郭鳳菊的新家寬敞明亮。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陽光燦爛,高速列車奔馳在蘭新高速鐵路上,途經玉門,頭頂是萬里無雲的蒼穹,腳下是遼闊平坦的大地。玉門曾經人跡罕至,如今田野廣袤、生機盎然。

  一排排防風林帶從綠洲延展到戈壁沙漠,一方方高標準農田裏的農作物流金溢翠,一座座標準化養殖場裏羊肥豬壯,一個個布局整齊的村莊裏道路寬闊、民居嶄新……一幅特色産業連片成帶、人居環境內外兼修、文明鄉風蔚然拂面的新畫卷鋪展開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玉門市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強化監測鞏固脫貧成果,探索産業帶民致富路徑,激活鄉村發展潛力,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向美而行 打造“五美”鄉村

  來到下西號鎮川北鎮村,千畝花卉制種田五彩繽紛,一朵朵百日菊姹紫嫣紅,一片片萬壽菊香氣襲人,一株株鳳仙草綻放粉色、紫色、紅色花朵,還有波斯菊、勳章花、金盞菊等各類花卉盛開。田間地頭還布設了水系景觀帶,搭配有麥垛、稻草人、月亮橋等布設,充滿了古樸憨實的田園意趣。

  “這些花花草草不僅好看,而且實惠,是高産田。”川北鎮村黨支部書記張娜介紹,“我們按照‘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主動與福瑞斯、豐匯等知名制種公司取得&&,簽訂訂單,花卉制種面積穩定在1000畝左右,畝均收入3000元。”

  “七彩花田”簇擁着村民們的住宅,一條條寬敞筆直的道路四通八達,通往“印象川北”文旅康養示範點。川北鎮村充分利用村子距離市區5公里、312國道和連霍公路橫穿、玉花公路途經的區域優勢,規劃小吃燒烤、露營基地及農家樂等特色鄉村旅游體驗項目,為村民新建兩室、三室、康養等類型住房184套。

  走進村民郭鳳菊家裏,兩室一廳一衛一廚的房間明亮整潔,裝飾風格清新雅致,郭鳳菊一邊收拾一邊開心地説:“以前住的老屋子有20多年了,土墻、土院子、土廁所,一天到晚咋都收拾不乾淨,現在搬住的新房子都是明廚明衛,還通了自來水、天然氣,做飯、洗澡十分方便,房子光線特別好,窗戶外面就是花園,住着很舒心。”

  “我們着手打造下西號枸杞小鎮,對川北鎮村農戶危舊房進行提升改造,供暖、供氣、供水和排污等管網都與玉門市政大管網相連,全村實現了水電氣網路的全覆蓋,實施了花壇改造、門壇硬化、風景樹栽植、生産道開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村子展現出春有樹、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景的新風貌。”下西號鎮副鎮長肖茜説。

  今年60歲的郭鳳菊説,搬進新居享受了國家有關生態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等政策,國家補貼了10萬元,她自己只花了4萬多元,特別實惠。她家的35畝土地流轉給制種公司,流轉費從往年1畝300元漲到600元,年收入2萬多元,還騰出手腳幫兒子帶孫子,或打個零工。

  川北鎮村一座座白墻黛瓦的院落,有平房、二層樓、小別墅等民居,還配套建設統一整齊的雜物間,供村民擺放農具、摩托車和雜物等。郭鳳菊從自家的雜物間推出電動車,搭上鐵锨,準備去幹農活,“平時去制種公司的基地鋤個草、澆個水,活很輕鬆,一天能收入80元到160元。”郭鳳菊説着就風風火火忙去了。

  川北鎮村於2023年12月榮獲“省級和美鄉村”榮譽稱號,川北鎮村是玉門市打造村莊美、田園美、庭院美、生活美、風尚美“五美”鄉村的一個縮影。玉門市突出“基礎先行、産業引領、生態打底、鄉村善治、文化為魂”五大行動,實施飲水安全、道路通暢、高標準農田等重點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和拆違治亂行動,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強化幫扶 鞏固脫貧成果

  眼下,枸杞成熟。在獨山子東鄉族鄉金旺村,紅艷艷的枸杞映紅了村民白五木的笑臉,她一邊晾曬枸杞一邊告訴記者:“黨的政策好,讓我們全家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從東鄉縣移民十多年了,這裡耕地平、有灌渠、能澆水,種的莊稼收益好,家裏蓋了七間磚瓦房,還養了20隻羊,各方面都比老家好。”

  白五木的老公安得錄從地裏忙完回家,他説,家裏32畝地,今年種了10畝小麥、10畝苜蓿和12畝枸杞,家裏7口人,他和老伴種地,兒子、兒媳在周邊務工,兩個小孫子在鎮裏學校上學,大孫女安劍英剛初中畢業,這些天幫家裏采收枸杞過秤、記賬、給雇工發工資。

  “今年的頭茬枸杞主要賣鮮果,1斤15元,賣了2.8萬元;二茬、三茬和四茬枸杞賣乾果,4斤鮮果晾成1斤乾果,二茬枸杞前些天賣了2萬元;這些天正摘三茬枸杞,人工摘枸杞按1斤3.5元的費用支付工資,一次人工費大概六七千元。算下來1畝枸杞純收入2000多元,好得很!”安劍英扳着指頭給記者算賬。

  獨山子東鄉族鄉是疏勒河移民項目新建鄉鎮,2004年開發建設,2008年10月掛牌成立。安置東鄉族自治縣移民1823戶、8372人,開墾備耕荒地2.98萬畝,發展特色種植、設施養殖和勞務輸出三大産業,於2019年4月全鄉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我們把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抓手,盯村入戶、精準施策,防止返貧。”獨山子鄉紀委書記趙旭昆説。

  玉門市今年將農村新增大病患者、低保特困對象、重度殘疾人、經濟困難大學新生等特殊困難群體納入篩查預警,落實監測人群全覆蓋。同時進行産業和就業幫扶,制定“5+1”到戶産業扶持政策,幫助低收入家庭戶均種植、養殖增收5000元以上;發展特色産業帶動脫貧人口1023人,産業基地吸納6000餘人長期就近務工;全市有994人享受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565萬元,8家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吸納帶動就業1670人,3家鄉村就業工廠及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就業153人。

 産業富民 強化聯農帶農

  走進獨山子鄉現代農業産業園,1000畝的設施蜜瓜種植基地頗有陣勢,一排排鋼架拱棚鱗次櫛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拱棚裏一行行蜜瓜作物綠葉黃花,有的已結出一顆顆渾圓的果實。

  “這是6月底移栽的瓜苗,8月底蜜瓜就能上市了。我們錯茬種植,5月底移栽的瓜苗、7月上旬蜜瓜已上市;7月底再移栽一茬,大概9月份上市,實現了錯峰均勻上市。”金泉村村黨支部書記馬全成介紹。

  獨山子鄉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花海盆地,夏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獨特的戈壁綠洲環境,廣闊的沙性土壤條件,充足的光熱資源,純凈的冰川融水灌溉,發展形成了“花海蜜瓜”優良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按照“黨建引領、村村抱團、合作共贏、融合發展”的原則,由4個村級股份合作社聯合成立鄉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將園區整體承包給全誠農民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提供種苗、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田間受理、統一質量監測、統一包裝銷售,農戶以每畝不高於600元承租,根據家庭勞力選擇“全託管”“半託管”方式參與種植,最大限度將農民吸納到發展産業之中。

  “以前沒技術不會種,想種瓜又擔心賣不掉,如今我承包了10畝地,有專家手把手教技術,學會了剪枝、澆灌、套袋,現在只操心種好瓜,不用愁銷售,村裏&&了客戶訂單銷往江蘇、安徽、上海,收入好着哩。”獨山子鄉春柳村脫貧戶高哈麥吉説。

  馬全成説,去年建成鋼架拱棚蜜瓜基地500畝,當年畝均産量7000斤、收入8000元,當年規劃建設、當年收益。今年基地擴大到1000畝,承包經營的農戶也從兩三戶發展到26戶,帶動了200多個就業崗位,累計增加務工收入360萬元。去年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36.8萬元,今年預計達100萬元。

  玉門市創建戈壁蜜瓜産業集群,發展溫室拱棚蜜瓜7500畝、大田蜜瓜2萬畝,年銷售收入達2.4億元以上。通過聯農帶農機制,蜜瓜産業幫扶車間每年吸納周邊農戶就近就業2000餘人,去年支付務工人員工資1300萬元。

  玉門市打造連片成帶、集群成鏈的特色優勢産業,建成8萬畝蜜瓜、10萬畝蔬菜、10萬畝制種、16.5萬畝枸杞等綠色種植基地,全市肉羊、生豬飼養量達145萬隻、20萬頭;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10家、家庭農場126家,全市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72%,實現農産品加工産值10.9億元;打造了蜜瓜、枸杞、肉羊三個億元産業集群,構建起種、養、加、銷全産業鏈條,讓農民分享到全産業鏈增值收益,嘗到了增收的甜頭。(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海曉寧)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