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4 08-09 17:57:27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玉門:生態“涼資源”激活夏日“熱經濟”

2024-08-09 17:57:27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連日來,玉門市昌馬鎮南湖村小河灣燒烤基地負責人賈鋒明的電話響個不停。

玉門市昌馬鎮南湖村小河灣燒烤基地

  “都是前來諮詢或預訂的,7月到8月的游客預訂率達90%。”賈鋒明介紹,基地有3個燒烤區2個蒙古包,今年6月底開始正式營業,已接待2000餘人次。他還説,每年夏天來避暑的人都比較多,蒙古包有點不夠用。

  昌馬鎮平均海拔2095米,是一個天然小盆地,四面環山,氣候冬暖夏涼,疏勒河從其境內奔騰而過。入夏以來,這裡涼爽的體感吸引一波又一波游客前來避暑。

  “很多游客都是回頭客,來游玩的時候住宿避暑。”梨花水寨民宿負責人魯金花介紹,7月以來,回頭客就如同“候鳥”般來到水峽村。“這幾天隨着天氣轉熱,客人也越來越多了。”

玉門市昌馬鎮昌馬村梨花水寨民宿

  近年來,昌馬鎮水峽村利用本地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納涼避暑為主,修建了梨花驛站,挖掘出爬湖觀景、休閒垂釣、休閒農莊、生態農家菜等多種發展業態。驛站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前院打造150米梨花文化主題長廊,配以100余首梨花詩詞及飛花令,讓人們在休閒娛樂之餘感受梨花詩詞之韻、傳統文化之美;後院分別以夢回大唐、征西平番、梨花緣起、將軍牧馬、巾幗英雄、梨花軼事六個篇章講述樊梨花歷史故事。梨花驛站以樊梨花故事為主線、以唐朝歷史為基礎、以驛站歷史為核心,突出旅居、休閒等主題,讓人們在輕鬆、有趣、舒適、愉快的環境下認識梨花、了解昌馬,開啟在天境昌馬的度假休閒之旅。

玉門市昌馬鎮水峽村梨花驛站景區

  游客引進來,生活富起來。昌馬鎮還舉辦文化旅游藝術節和民俗文化活動周,通過廣場舞大賽、煙花匯、趣味運動比賽、鍋莊篝火晚會、戲曲文化活動、文化館專場演出等多個豐富多彩的演出、體育、展覽、交流等活動,讓觀眾可以更好領略昌馬文化、縱覽昌馬美景、樂享昌馬新體驗,今年來累計吸引游客10000人次。

玉門市昌馬鎮上游村西湖杏趣園

  盆地小鎮,藏着令人嚮往的生活。在上游村採摘的游人同樣絡繹不絕。西湖杏趣園位於昌馬鎮上游村四組,建於20世紀90年代,佔地100余畝,是昌馬鎮發展的特色林果基地之一。園內種植晚熟杏、大結杏、祁連杏梅等特色水果500余株,其中尤以祁連杏梅最為出名,是由昌馬鎮本地技術人才秦志成結合昌馬鎮獨有的氣候精心培育而成。在這裡可以吃到肉質鮮美的祁連杏梅,還可以體會到採摘的樂趣,每到杏梅成熟時,不少游客來到杏園裏拍照打卡。

玉門市昌馬鎮上游村西湖杏園杏梅

  “我們一家帶着孩子來避暑,來了就捨不得走。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人更好,玩得太開心了。”來自市區的游客謝歡説,來這裡避暑納涼,既可以欣賞鄉村美景,還能吃各種農家美食,幸福指數太高了。

玉門市昌馬鎮自然風光

  玉門市昌馬鎮副鎮長魏鈺&&,全鎮上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清涼氣候、山川秀美的自然風光、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大力發展鄉村康養旅游。如今,全鎮的避暑經濟正風生水起,今年旅游綜合收入有望突破50萬元。

  “我們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龍頭,探索出了一條農旅融合、村企融合、村民融合的鄉村旅游發展新路子。”魏鈺説,引導各村從“單打獨鬥”向“抱團聚力”轉變,已經把閒置的“涼”資産變成了“熱”産業,把“零散運營”模式變成了“抱團發展”模式,通過跨村聯營、多方合作等方式推動了全鎮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和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玉門市昌馬鎮自然風光

  下一步,玉門市昌馬鎮將持續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産、生態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推動避暑産業迭代升級。(郭晉良)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