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區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碳”重大戰略機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構建“兩屏兩廊兩道多點”綠色生態體系。
夏日的平川,登高望去,滿目皆綠。不斷增加的國土含“綠”量,得益於白銀市平川區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實施。
2021年起,平川區布局實施45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總投資70億元。白銀市平川區林業碳匯發展中心主任萬康説:“我們的整體規劃是45萬畝,一二期基本完成了。”
樹要怎麼種?林要怎麼管?錢從哪來?産業如何興?……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一道道新難題擺在面前。唯有大膽革新,方能破除障礙。
平川區探索“林草項目+政策性貸款”融資模式,爭取農發行國家儲備林和林業政策40年貸款。
利用低矮丘陵、土壤肥沃的集中連片區,劃定適宜造林地塊61萬畝。結合生態區位,優先選用柳樹、國槐、側柏、雲杉、文冠果、元寶楓等鄉土樹種。
採取工程造林方式,全面推廣應用集水節水造林種草技術,通過配建控制性水源工程、節點調蓄水池等措施,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看、責有人擔。
同時創新“國家儲備林+N”模式,將全域生態建設融入到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做足“護綠、增綠、用綠、活綠”四篇文章。
白銀市平川區林業碳匯發展中心主任萬康:“最主要的是改變我們當地的生態環境。我們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區,通過植樹大大改善氣候條件。再一個通過儲備林的建設帶動經濟發展,尤其是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增加就業崗位收入,最多的時候一天是8000人。”
據了解,白銀市平川區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自建設以來共有13家當地企業參與,在18個片區同時開展造林,截至去年共計完成造林25.1萬畝。
白銀市平川區林業碳匯發展中心主任萬康:“接下來我們要加強森林經營和管理,注重碳匯項目的開發。我們就是以文冠果為主,向儲備林要效益。”(張晰 劉生武 袁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