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7月12日電 題:河長制守護“黃河首曲”清波蕩漾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張智敏
夏日時節,“黃河首曲”瑪曲縣正是好風光。水草豐茂,牦牛成群。每一“幀”的美景,都少不了大小河流碧水清波的滋養。
藏語瑪曲意為黃河,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縣有着“天下黃河第一彎”的美稱,在這裡,黃河形成了長達433公里的“大轉彎”,之後一路奔流不息,向東而去。
瑪曲縣境內黃河流域面積10190平方公里,佔甘肅省境內黃河流域面積的59%,境內有黃河一級支流38條,二三級支流多達300多條。

瑪曲的每條河流都有“守護者”。
道琦丹珠是當地127名河長之一,他負責的塘曲是黃河的一級支流。河流不寬但河水清澈,經常有牛群在此飲水,他每天都要在河邊巡查,及時清理河道中的垃圾。
“這條河靠近公路,每到夏季,來‘浪山’的游客一多,有時會有車窗垃圾需要我們及時清理。”道琦丹珠説。
河長的工作並不輕鬆。二級支流迪波爾吉曲在草原深處,車輛難以進入,河長才讓東主每次巡河只能靠馬匹或雙腳,來回一趟至少得2個小時。
“都叫河長了,肯定要對環境負起責任。”才讓東主説。

瑪曲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隊長道吉塔介紹,近年來,當地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全力強化河湖水域監管工作。堅持監督巡查常態化,持續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大涉水違法事件查處力度,確保黃河母親的每一根“血管”都通暢無阻。
保護母親河生態的工作並不是只有河長在做,群眾也是主力軍,山頭上、草原裏、河邊經常能看見穿着紅色背心的志願者。
阿萬倉鎮黨委副書記金道才讓&&,近年來,自然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了志願者的隊伍,在各級河長的帶領下清理黃河流域的垃圾。
“我們經常會給群眾做宣講,大家也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我們的家。現在大家見着垃圾隨手就收拾了。”金道才讓説。
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黃河第一彎草原青青,河水清清。甘南州生態環境局瑪曲分局副局長毛雲飛介紹,2023年,瑪曲境內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1到9月份水質達到考核目標,平均水質達到I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