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産業先行。近年來,嘉峪關市稅務局聚焦服務鄉村振興,在稅收宣傳、需求響應、政策落實、精細服務上持續發力,以稅費優惠政策和便民辦稅舉措助推鄉村特色産業發展。
稅收宣傳走進“西瓜節”
7月6日,嘉峪關市新城鎮第十一屆“野麻灣西瓜”文化旅游節盛大開幕,野麻灣村瓜王評選、燒酒熏醋莜麥等特色農副産品品鑒、琳瑯滿目的節會版鄉村大集商品,吸引游客前來品嘗、採摘西瓜的同時,還可欣賞田園風光,盡享農家特色美食。
嘉峪關市稅務局組織“稅收宣傳小分隊”,走進西瓜節活動現場,設置稅收政策諮詢&,開展稅收宣傳活動,為現場游客、商戶及演出人員進行政策答疑,講解稅費優惠政策,介紹便民服務舉措,手把手輔導商戶通過手機進行涉稅費業務操作。
“我家已經連續十一年參加西瓜節,今天我帶了一千斤西瓜來參加活動,才半天時間就銷售了五百多斤。我們村的西瓜口感甘甜清爽,還有‘野麻灣’專屬‘身份證’,再加上自産農産品免徵增值稅的政策,想不火都難。”新城鎮野麻灣村7組村民於小萍開心地説。
稅務幹部了解野麻灣西瓜銷售情況
新城鎮野麻灣村位於嘉峪關市東北約30公里處,全村農作物種植面積6300畝,是嘉峪關市品牌農産品種植基地。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等自然條件優勢,野麻灣村將戈壁西瓜種植作為主導産業,種植的西瓜皮薄質脆、口感松軟甘甜、沙潤清爽,深得消費者青睞,並獲得農業部無公害産品認證和全國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
稅惠助“方寸地”變“增收地”
嘉峪關是中國明長城的最西段,旅游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隨着鄉村旅游的日益火爆,懸臂長城下一座座農房變成了精品民宿和極具特色的農家樂,大批村民通過開辦民宿和農家樂、銷售土特産等庭院經濟走上了增收路。
為持續推動庭院“方寸地”變為“增收地”,嘉峪關市稅務局結合轄區鄉村旅游業實際,針對農家院及民宿等鄉村旅游經營主體,推出“簡單業務村裏辦、疑難事項遠程辦、特殊人群家裏辦”辦稅繳費服務新模式,以稅收助農、稅惠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新發展。
位於峪泉鎮嘉峪關村長城腳下的鱷魚的供銷大院,是一座由七十年代農村供銷社大院改建而成的民宿。走進大院,原汁原味的古樸氣息迎面襲來,瞬間激起游客懷舊的感受。
“公司成立初期,我們對相關稅費政策和業務流程都不熟悉,好在稅務幹部及時上門,在稅務登記、發票領用、納稅申報等方面提供精細服務,免除了我們許多後顧之憂。”嘉峪關鱷魚的供銷大院民宿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維棟説,“去年,我們享受了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等各項稅費優惠27萬元,有相對充裕的資金去拓展更多的鄉村旅游項目。”
貼心服務情暖瓜農
嘉峪關市新城鎮野麻灣村農業示範園區內,瓜農們忙着採摘、搬運、裝車,一派豐收景象。該村已有三十多年的種植西瓜歷史,種植模式從最初的露地土壟種植栽培到現在的一砂、一砂一膜、一砂兩膜、三膜覆蓋等模式改進,品種也不斷更新換代,産品和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野麻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法人代表楊成彪説:“我們銷售西瓜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免稅優惠。前段時間嘉峪關稅務部門還聯合農業農村局、供銷合作社開辦助農‘流動課堂’,專門講解優惠政策、西瓜種植技術等。平時遇到辦稅疑難,還可以隨時在稅企交流群提問,這些貼心服務舉措讓我們生産經營更有信心了!”
瓜農向稅務幹部展示今年豐收的野麻灣西瓜
7月份,野麻灣西瓜迎來銷售高峰,開票需求也隨之增加,稅務幹部深入田間地頭,普及和解讀發票知識、熱點問題,並“一對一”輔導發票開具操作流程。“眼下正是西瓜熱銷期,稅務幹部上門輔導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讓我們能夠安心經營。”新城鎮野麻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辦稅人楊虎説,“今年野麻灣村還發展西瓜辣椒套種新模式500畝,預計收入達400萬元,每畝為農民增加純收入8000元,特色産業已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錢袋子’。”(王大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