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講好非遺傳承發展的“甘肅故事”-新華網

文旅融合講好非遺傳承發展的“甘肅故事”

2024-04-03 08:16:55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組團”亮相天水——

  文旅融合講好非遺傳承發展的“甘肅故事”

  隴原多彩非遺亮相天水。

  慶陽香包受到遊客的青睞。

  孩子們在甘肅文創非遺市集展銷店選購心儀的文創産品。

  涼州賢孝、涼州攻鼓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人進行彈唱表演。

  3月31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在天水市龍城廣場舉行。 本版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高檣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

  慶陽香包刺繡、涼州攻鼓子、臨夏花兒……甘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隴原大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優質非遺資源星羅棋佈、燦若星河。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隴原兒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創造了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用自己的初心和匠心守護了這份遺産,以生動實踐精彩講述著文化遺産傳承發展的“甘肅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3月1日,全省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119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049人。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天祝格薩爾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3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8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93項,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58名;各市(州)共公布2211項市(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3425名市(州)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各縣(區)共公布5329項縣(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8798名縣(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構建起了較為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保護體系。

  隨著“天水麻辣燙”的火爆出圈,為充分展示甘肅優秀非遺,推動非遺持續為旅遊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促進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讓非遺保護成果惠及大眾、融入生活,由省文旅廳、天水市政府主辦,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天水市文旅局,秦州區政府共同承辦的“如意甘肅·多彩非遺”——2024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全省非遺展演活動,于3月31日—4月1日在天水市舉行。同時,省文旅廳還在天水舉辦甘肅文創非遺市集展銷活動。甘肅省各地的非遺傳承人紛紛來到天水,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了甘肅精彩的非遺展演和精美的非遺文創展銷——

  傳承非遺 堅守匠心

  3月31日上午,“如意甘肅·多彩非遺”全省非遺展演活動在天水市龍城廣場正式拉開了帷幕。來自全省的非遺傳承人們輪番登&,展絕活,亮絕技,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台匠心獨具的非遺盛宴。

  當晚10時25分,結束了一天表演的緱紅斌發了一條朋友圈:“一天三場演出任務圓滿完成,回賓館休息,明天繼續!”

  緱紅斌是清水木人摔跤的傳承人,他學習木人摔跤已有20多年。在他的記憶裏,像今天這樣的表演已經不下千場,但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是,這次的表演是真正地面向全國各地的遊客。

  “咚咚咚,鏘鏘鏘……”一陣緊似一陣的鼓镲聲響起,兩人撕扯著走上舞&。突然,一人使出了絆腿,另一人猝不及防,身子一歪倒在舞&上,兩個人在&上打鬥半天。演員揭開演出服時,觀眾才發現原來只有一個人在表演,這便是清水木人摔跤的生動場景。

  清水木人摔跤是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源於西漢,鼎盛于明清時期,相傳它是由漢高祖劉邦率騎兵背負草人擊退匈奴演變而來,後來逐漸走向了民間,成為民間社火的一種表演形式。

  “一人演兩人,難解又難分,自己摔自己,腳下定乾坤。”緱紅斌這樣形容清水木人摔跤。他告訴記者,由於自己的徒弟在清水縣進行表演,所以他當天只能帶來單人平地摔跤表演,人手較多時,他們還可以表演木人上凳、木人上桌等節目。

  “非遺的東西不能壓箱底,要不斷傳承,就要面對面地演給老百姓看。”緱紅斌告訴記者,3月以來,他們每週的表演都不斷,來到天水後,每天至少展演3場。手持40多斤的木人,手腳並用,一場表演下來他都是滿頭大汗,筋疲力盡。

  “雖然很累,但是看到越來越多人了解到木人摔跤、並喜愛上木人摔跤,我感到很快樂,也很幸福。”緱紅斌説,越是受到關注,越要拿出最好的狀態,對得起觀眾的喜愛和期待,把木人摔跤這項非遺表演好、傳承好。

  在後&,62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秦安小曲”傳承人蔡愛琴正在一邊緊張有序地化粧,一邊候場。一絲不茍的態度印證了她和團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談及秦安小曲,蔡愛琴説,秦安小曲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流行于田間地頭,彈唱於街頭巷尾、農家院落,成為群眾勞動之餘娛樂和親友聚會交流情感的獨特演唱形式,老少皆唱,蔚然成風。

  蔡愛琴老人第一次演唱秦安小曲是單位分配的任務,當時她作為秦安縣劇團的演員參加天水市的文藝調演,在改編的秦安小曲劇《梁山伯與祝英&》中擔任丫鬟一角。在演出的過程中,她被秦安小曲典雅細膩、悠揚委婉的曲調所吸引,從此深深地愛上了秦安小曲。這一唱,就是四十五年。

  1991年,蔡愛琴調入秦安縣文化館工作,開始專心研究表演秦安小曲,並組織民間藝人對秦安小曲進行全面整理挖掘。在整理的過程中,她發現秦安老調獨特的演唱形式蘊含著秦安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涉及秦安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很具有民俗學研究等方面的特殊價值。她認為這麼寶貴的藝術財富,必須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經過多年的發掘、整理和系統搶救、保護,秦安小曲已經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保護成果豐碩。2008年,秦安小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秦安小曲也從田間炕頭搬上了舞&,走出縣城、走向地市、走進全國。最典型的代表曲目是《惠風勁吹夏家灣》。該曲目曾獲“中華頌”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曲藝類優秀劇目金獎……

  表演開始,隨著三弦、揚琴、二胡等傳統樂器的伴奏聲,身著旗袍的蔡愛琴現場給觀眾演唱秦安小曲經典曲目《滿江紅——慶壽誕》,觀眾們紛紛喝彩。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求變。”這是“杖頭木偶戲”非遺傳承人徐寧多年學習和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心得。

  板胡聲聲,鑼鼓齊鳴。只見徐寧左手撐住木偶人桿,右手緊握兩根手扦,上下不停地捻動,杖頭木偶隨之揮臂抬手,活靈活現。忽然,木偶轉身扭頭,原本鮮艷的大花臉頃刻間變成“美猴王”,再由“美猴王”變成關公,短短數十秒,變換七八次,精彩的演出看得觀眾目不暇接,紛紛鼓掌叫好,直呼不過癮,想要徐寧“再來一個”“再演一次”。

  徐寧來自張掖市甘州區非遺保護中心,也是省級非遺項目——邵家班子木偶戲的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觀眾楊敏説:“我以前只見過川劇變臉,但今天還是第一次見‘木偶變臉’呢。”

  徐寧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後,發現昔日輝煌的杖頭木偶戲並不如自己想象中受年輕人歡迎,這樣的窘境刺痛著徐寧。於是,他決定創新杖頭木偶表演方式,改變現狀。

  起初,他在傳統的杖頭木偶戲中加入了自己曾在四川學習過的變臉、噴火等川劇元素,改造木偶裝置,使木偶的嘴巴恢復至能動的狀態,改良後的表演節奏緊湊、富於變化,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衝擊。觀眾良好的反響增強了徐寧創新木偶戲的信心,“倘若融入現代生活元素,形成別具特色的木偶戲,説不定就是傳承非遺的新方式”。

  於是,徐寧持續創新,設計了飛天形象木偶、裕固族舞蹈木偶,不斷融入甘肅的民族風情和地域特色。未來,他還想在木偶戲中融入水袖表演、戲曲表演等,加入更多現代化的元素。

  “把舞&搬到群眾中,在互動中表演,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甘肅非遺的魅力,是我一直會持續做下去的事情。”徐寧説,現在他們已建成專家工作室,正與高校&&對接,計劃成立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非遺傳承隊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無論你來自什麼地方,只要你走進哈薩克氈房,你就走進了自己的家裏,就像那馬兒找到了牧場……”來自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的葉爾泰·哈布德開和帕麗達·哈比亞西用冬不拉為現場觀眾彈唱了哈薩克族民歌《只要你走進哈薩克氈房》。

  兩根琴弦在他們的手裏跳躍出美妙的音樂,歌聲時而低吟淺唱,時而快樂高亢,這是來自草原深處的深情呼喚,這是來自阿克塞的熱誠邀約。

  葉爾泰·哈布德告訴記者,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於自彈自唱,也可用於獨奏或樂器合奏,表現力非常豐富。而且它輕便,易於攜帶,適合於草原生活,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彈奏冬不拉的音量並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運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

  慶陽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底蘊豐厚,風格鮮明。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慶陽五絕”——香包、剪紙、刺繡、道情皮影、隴東民歌更是譽滿天下。

  在《隴東民歌聯唱》節目中,歌手于銀平為現場觀眾送上多首隴東民歌,慶陽剪紙省級傳承人段彩霞身著自己設計的剪紙服裝,手持一幅還未完成的剪紙,現身&上。

  歌手在舞&&央演唱時,段彩霞便在舞&一側現場演示剪紙。曲畢時,她也剛好將剪紙作品完成。

  段彩霞介紹,為了參加此次非遺展演,她特意設計了一幅題為《八龍送寶》的作品。“龍”既代表龍年,又可代表龍城天水,“寶”則為元寶,在龍城天水為天水人民及全國各地遊客送上這幅剪紙,寓意大家龍年大吉大利,也祝願天水文旅能夠借助這波流量,持續火熱。

  段彩霞自幼對剪紙、刺繡、繪畫情有獨鍾。7歲隨姥姥學習剪紙,師從中國剪紙藝術大師祁秀梅,在傳承“剪紙”這項非遺中,段彩霞一直在堅持。

  “我的剪紙來自傳統,在傳統上又有突破。傳統不能丟,丟了傳統等於丟了根。”段彩霞説,剪紙最重要的就是創意。所以,她多年來持續參加各類剪紙創意大賽,融入創新元素,確保剪紙這項技藝歷久彌新。

  記者了解到,在創作之餘,段彩霞還致力於剪紙藝術的普及教育,承擔了地方學校的剪紙課教學任務,義務教學培養新人。平時,她還利用空閒時間,走村入戶向廣大剪紙、刺繡愛好者傳授技藝,幫助了一大批農村婦女找到了發家致富的門路,大力弘揚了“隴東剪紙”這一非遺項目。

  作為壓軸出場的《崆峒武術》表演,傳承者們矯健的身影贏得滿堂彩。他們各自拿出看家本領,展示了各種傳統武術和器械。尤其54歲的老藝人潘民昌表演的傳統器械“連枷”,讓遊客們捨不得移開眼睛,現場掌聲、喝彩聲不斷。在後&,甚至有遊客跟這些老藝人現場學起了崆峒武術,一招一式,有模有樣。

  “崆峒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強身健體。”潘民昌告訴記者,他從小喜歡武術,從16歲就開始學武,至今堅持了三十多年了,他也希望更多的人強健體魄的同時,能將“崆峒武術”傳承下去,走出甘肅,走向世界。

  “崆峒武術不是小時候武俠小説裏的故事嗎?沒想到來甘肅竟然看到現實版‘崆峒武術’,非常震撼,我這次一定要到崆峒武術的發源地崆峒山去看看,來一場深度的體驗遊。”來自陜西西安的遊客楊超儒説,“這次來甘肅,不但吃了鮮香麻辣的天水麻辣燙,還看到了讓人震撼的崆峒武術,讓我領略了甘肅的美食、甘肅的豪氣。”

  非遺文創颳起時尚新風

  3月29日,在天水市伏羲廟廣場舉辦的“甘肅文創非遺市集展銷活動”讓許多人看到了非遺的另一面。在這場精心打造的非遺盛會上,集中展示了非遺傳承人的智慧和技藝——

  走進天水展區,經由天水雕漆技藝製作的各類家居用品——首飾盒、抽紙盒、果盒等擺放在展位上,顏色亮麗,雕塑與繪畫融合為一體,儼然一幅裝飾藝術品……引得不少遊客上前觀賞詢價。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首飾盒採用的工藝包含堆塑浮雕彩繪類、貝殼鑲嵌螺鈿類、金銀平托銅絲鑲嵌類等,每一件雕漆産品都要經過制胎、涂漆、裝飾、打磨等數十道工藝手工製作才可完成,可以説每件産品都凝聚著雕漆藝人的匠心精神。

  據了解,天水傳統漆器的優勢是老雕填工藝。用刻刀在雕漆上刻,再填充顏色才算雕漆,這是全國獨有的一種技藝與手法。

  “最近有很多外地遊客來諮詢、購買我們的漆雕産品,對工藝讚不絕口,很多遊客&&要買回家留作紀念、送親朋好友。”工作人員説,此次非遺展銷會是一次非常好的展示機會,既能讓外地遊客了解天水的美食,又能讓他們了解天水的非遺産品,了解天水的歷史。

  在平涼展區,記者看到許多遊客圍在莊浪毛筆的展位前。莊浪毛筆製作技藝是平涼市級非遺項目,莊浪毛筆製作第四代傳承人馬文華介紹,莊浪毛筆做工精細,用料考究,深受書畫愛好者喜歡。

  展區所展銷的莊浪毛筆産品有莊浪紫荊羊毫三支套裝、莊浪紫荊兼毫三支套裝、莊浪紫荊狼毫三支套裝、莊浪長峰羊毫三支套裝、莊浪銅桿毛筆套裝、牛角大抓筆及單支狼毫等。

  “70%的遊客試寫之後都購買了,今天收入相當可觀,能達到3000元。”馬文華告訴記者,他們從3月21日就來到天水展銷,銷售得很不錯。初學者大多都會買一兩支回家試用,一些資深書畫愛好者還會選擇購買套裝送人。

  “讓更多人熟知莊浪毛筆,是我們來此展銷的目的。”馬文華説,未來要不斷精進毛筆製作工藝,讓其成為一件件既有實用價值,又精緻高雅的工藝美術品。

  白銀市平川區的省級非遺項目“平川陶瓷燒制技藝”也備受遊客追捧,陶瓷製作的物件引得不少遊客上前把玩詢價。白銀市平川區文旅局工作人員高花介紹説:“平川區是西北最大的陶瓷建材生産基地,陶土儲量有40億噸以上,陶瓷企業15家,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産業轉移示範基地。”

  近年來,平川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學校、場所都籌建了陶藝實訓基地,平川區雄立職業技術學校設立了陶藝班,對陶瓷製作人才進行專業培訓。

  在臨夏州展區,用骨頭雕刻成兔子、算盤、元寶等形狀的吊墜和骨簪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

  “這個是什麼骨頭做的?”“這個吊墜多少錢?”遊客紛紛在展位前詢問道。

  “這是用牛骨雕刻的。”“吊墜一個148元。”

  廣河縣齊家骨雕傳承人馬寶虎一邊回答著遊客提問,一邊介紹著骨雕作品。

  記者走進齊家骨雕展位看到,各種各樣的骨雕藝術品整齊擺放,除了吊墜、骨簪等熱門常見的作品,還有雙大耳罐、三足盉、陶盉等以齊家文化為主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人不禁嘆為觀止。

  骨雕又被稱為“骨刻”,是一種以骨骼作為雕刻材料的雕刻藝術。齊家骨雕工作室致力於將牛羊的頭骨經過手工精雕細琢,製作成精美的工藝品。馬寶虎此次攜帶“百財納福”“步步高升”等作品參與展銷,向遊客展示齊家骨雕的技藝魅力。

  馬寶虎説,此次展銷他還特意選取了一些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具有小兔子、雲朵等元素的骨雕作品。“這些産品彰顯了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能夠讓更多人真切感受到骨雕工藝品‘活’了起來。”

  洮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産于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鎮,自唐代起便因碧綠如藍、雅麗珍奇成為皇室、文豪、富商巨賈的珍藏。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這個傳承1300多年的古老藝術形式,從原産地卓尼縣跨越千里到了酒泉市瓜州縣。瓜州以其廣闊的胸懷和敏銳的文化觸角,接納並根植了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讓這種古老的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馬太學是甘肅省絲路洮硯文化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藝美術師。他笑稱自己是個踏踏實實的“小石頭匠”。

  作為非遺傳承人,馬太學致力於精心雕刻好每一件藝術品。展示桌上,幾隻可愛的“大地之子”備受歡迎。隨著瓜州洮硯知名度不斷提升,洮硯産業已成為當地的一張特色名片。馬太學説:“我們幾個非遺傳承人牽頭成立了洮硯協會,為刻硯人提供專業的指導,讓洮硯雕刻被更多的人熟知。”

  以文促旅,過目之處,看遍悠悠數千年。在甘肅文創非遺市集展銷活動中,各市州(蘭州新區)65家企業帶來了492種非遺及文創産品,讓眾多遊人一次趕集、領略隴原文化底蘊。比如,蘭州的徐文霞大師罐罐茶、金昌的方泉沙漠茶、臨夏的八寶蓋碗茶和嘉峪關的浙伍氏杏皮茶,展現了甘肅茶馬古道相承的悠久茶歷史;天水雕漆、白銀會寧剪紙、甘南手工泥塑和張掖裕固刺繡荷包等,展現了隴上匠人的心靈手巧;通過金昌的火星文創、平涼的崆峒山文創可一見甘肅的奇險峻秀之景;酒泉的敦煌飛天則更顯甘肅的文脈綿長……

  百花齊放春滿園

  鏗鏘的鼓點、有力的步伐,11斤重的鼓擊響了600年的歷史……

  3月29日,蘭州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蘭州太平鼓”在天水亮相。當太平鼓在天水龍城廣場、伏羲廟廣場敲響時,觀眾們被激昂的鼓聲和激情的表演深深吸引,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太震撼了,看得人激情澎湃!”……現場觀眾讚不絕口,掌聲連綿不斷。演出還吸引了眾多網絡達人通過短視頻&&現場直播,氣氛異常熱烈。蘭州太平鼓表演隊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

  蘭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並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太平鼓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黃河之濱人民的英雄氣魄,其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西北特色和藝術魅力,有鼓舞盛世、慶賀新年太平之意。

  作為嘉峪關本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遺特色小吃嘉峪關烤肉,此次也驚艷亮相天水。嘉峪關烤羊肉串製作技藝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遺保護名錄,作為市級非遺項目,嘉峪關烤羊肉串製作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

  此次活動,嘉峪關許多本土企業精心準備,選取本地最優質的食材,跨越1000多公里來到天水,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吃到新鮮、正宗的嘉峪關烤肉。

  同時,來自嘉峪關的大漠風雨雕石藝畫、銀雕等非遺項目的傳承人進行現場製作和展示,吸引大批遊客駐足觀看。浙伍氏杏皮茶等嘉峪關特色非遺旅遊商品也銷售火爆、備受追捧……

  甘南州國家級非遺項目“南木特”藏戲、甘南藏族民歌、龍頭琴彈唱、鍋莊舞,省級非遺項目藏族服飾、新城花兒會等非遺項目也紛紛在天水亮相。

  龍頭琴彈唱於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甘南藏族民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龍頭琴彈唱曲調多樣,內容豐富,老少皆宜,由於龍頭琴彈唱具有易於掌握和即興説唱的優點,很受牧民群眾歡迎。

  甘南藏族民歌的歌詞和樂曲以前均係民間藝人們心記、口傳,並通過歌唱而傳給後輩。在歷史發展長河中,逐步形成了其獨特的民間藝術,成為甘南藏族民歌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從岷縣《巴當舞》到隴西舞蹈《李氏故里 盛唐有李》,從安定隴曲彈唱《定西寬粉美名揚》到渭源原創舞蹈《羌蕃鼓舞》,從臨洮傳統舞蹈《臨洮儺舞》到通渭小戲曲《嘉行淑德》……一個個精彩獨特的非遺巡遊展演,在伏羲城與啟漢樓廣場上接連上演,讓人大飽眼福。

  渭源縣羌蕃鼓舞吸引了大量的外地遊客駐足圍觀,大家不時拿出手機記錄、分享。受表演者的感染,很多市民和遊客參與互動,叫好聲、鼓掌聲將演出推向高潮。遊客余嘉輝説,這既是一場非遺的展示,也是一場“天水麻辣燙”與“定西寬粉”靈魂碰撞的狂歡!

  高山戲、池哥晝、武都面塑、西和社火、養生茶、回首虎等隴南特色美食、文藝及非遺文創産品,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現場體驗隴南非遺魅力。

  在“天馬故鄉牽手羲皇故里共赴美食之約”的惠民宣傳推介活動現場,來自武威的涼州攻鼓子、涼州賢孝、西夏泥活字印刷、剪紙、華銳藏族民歌等非遺展演,吸引了廣大天水市民和各地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永昌刺繡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凝聚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價值很高。2010年7月,永昌刺繡被列入金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繡品紋飾題材廣泛、造型生動,並同地方風情習俗相結合,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大量運用花草紋、鳥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彰顯出一種特有的簡約美和質樸美。

  蘭州新區也帶著自己的非遺項目——秦川刺繡來到了天水。秦川刺繡講究畫繡結合與針法、繡線的運用,並注意繡緞畫稿的選擇。早期多用紙剪成花樣貼在錦緞上再繡,有浮雕之感,後來多用鉛筆、彩筆、毛筆等直接將花樣描在錦緞布匹上,有的邊畫邊繡,有的畫完再繡。新區刺繡中,頗具典型的有枕頭、荷包和肚兜。將布枕做成長方形或扁平形兩種,為了布枕美觀,在兩側縫上繡有圖案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堵頭,這就産生了枕頭刺繡藝術。

  非遺的美,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澱;非遺的美,在保護與傳承中得以發揚;非遺的美,是無數能工巧匠不斷堅持的見證……

  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充分展示了甘肅文化的深厚底蘊、絢爛多姿,展現了隴原兒女的熱情、質樸和豪邁。如今,乘著“天水麻辣燙”火熱的東風,隴原大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走上街頭、走進劇場,正在煥發時代的新活力,正在讓更多的人所熟知、所熱愛。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吳涵 王聰 馮寶強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