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西:搬遷點上年味濃
2024年的初雪輕輕落在白碌鄉的群山之間,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點上火爐裏跳躍的火苗,將人們帶到了溫暖的年關。
剛剛過去的2023年,定西市有1.6萬名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搬進了集中安置點。
白碌鄉是定西市安定區最偏遠的鄉鎮。2023年11月,白碌鄉錄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建成,39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喜遷新居。
53歲的楊永忠便是搬遷戶之一。搬遷前,家裏住了50年的老房子背靠着大山,隨時可能發生滑坡。定西市自然資源局及時將他們納入2023年的避險搬遷系統。
“我們祖祖輩輩都沒有住過這麼好的房子!”他一邊給新買的火爐添煤一邊高興地説。白碌鄉為了減輕搬遷戶的負擔,將新建的房子進行了簡單裝修,搬遷戶添置新傢具後即可入住。在新式廚房裏,楊永忠的妻子已經炸好了麻花、油餅等傳統美食,準備過年。
“新房子乾淨敞亮!”在搬遷房的交房儀式上,搬遷戶王建安激動地説。
白碌鄉山下巉口鎮的山海新村,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搬遷安置點。2023年的搬遷房是“可商可住”的小二樓。70歲的搬遷戶張祿9月入住,小女兒張銀花在一樓開了小超市,他們在裝修精緻的二樓生活起居。
“以前過年都是在昏暗狹小的土房子裏,今年過一個跟城裏人一樣的年!”張銀花早早便將“福”字貼在窗戶上,迎接在新房裏過的第一個春節。
臨洮縣窯店鎮楊家山村60歲村民竇學農的老院子切坡臨崖,房子破舊,兒子的婚房成了他的心病。2023年,臨洮縣在縣城建設集中安置小區,9月房子交工後,他立馬着手裝修。
臘月初八好日子,兒子的婚禮如期舉辦。竇學農説:“生態地質避險搬遷的好政策幫了我的大忙,讓兒子有了漂亮的婚房。”
隴西縣文峰鎮三台村搬遷點上,年過花甲的梁世榮兩口子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紙火手藝傳承人。2023年8月房子一交工,他們就搬進了新房。文峰鎮統一在搬遷房的院子裏預留了10平方米的生産生活功能區。梁世榮便在功能區搭建了紙火工作坊,裏面還盤了炕。
兩個孫子放寒假在炕上寫作業,夫妻倆則在工作&上扎紙火。年關將近,他們利用紙火的邊角料,為孫子和孫女扎制了傳統社火燈籠、龍頭,歡歡喜喜過大年。
溫暖在隴中大地各個搬遷點上蔓延。“我們將持續做好搬遷後的扶持工作,讓搬遷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定西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史炬煒説。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張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