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2月8日電(盧鑒 熊嘉藝)7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舉行廣東畜禽新品種培育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稱,目前廣東通過國家審定的畜禽新品種(配套係)累計40個,生豬、肉雞、番鴨、肉鴿等5個畜禽主要品種為自主育成的突破性新品種。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廣東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實施“粵強種芯”工程,堅持“科技興農、良种先行”,持續加大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種源技術集成攻關投入,強化種業“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畜禽種業快速發展,培育出一批畜禽新品種(配套係),科研技術團隊數量、畜禽種業頭部企業數量、商業化模式育種聯合體數量、自主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數量和當家品種種源産銷數量等五大關鍵要素全國領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主任黃路生説,廣東畜禽種業在規模化、信息化、智能化養殖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通過10多年努力,育成了鄉下黑豬、天露黃雞2號、溫氏麻黃雞3號、河東1號肉雞、嶺南黃雞5號等5個新品種(配套係),為豬、雞生産提供優質種源保障。
發布會上,中山大學教授陳瑤生分享了“鄉下黑豬”育種的艱辛過程。在他看來,“鄉下黑豬”新品種的培育成功是産學研融合的體現,種豬企業與育種技術團隊需要建立起高度的互信和責權利的統一,才能實施滿足育種長周期需要的持久育種聯合攻關,最終實現共同的育種目標。
壹號食品集團董事長陳生在發布會上説,為了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黑豬品種,企業先後投入3億多元,引進10多個國內優良地方豬種,最終培育出了新品種“鄉下黑豬”,該品種具有産肉高、肌肉脂肪含量高、哺育能力強、體質結實、肌纖維細嫩等優點。
溫氏集團執行總裁秦開田介紹,溫氏現有黃羽肉雞70多個育種素材,企業將在育種方面持續發力,利用好這些育種素材,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加大鮮品和食品研發投入的力度,提高産品供應品種和供應量,線上線下渠道同步發力,進一步提升黃羽肉雞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