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0月25日電(李俊豪 謝燁 李子菁)透過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看到的是中國外貿的新趨勢和新競爭力。如何架接金融橋梁,促使金融“活水”潤澤經貿合作,推進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是擺在金融機構面前的一道考題。
廣交會現場。新華網 李俊豪 攝
在第136屆廣交會期間,廣東多家大型銀行業金融機構依託全球化業務布局與金融科技實力,多方位、系統化、創新性地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出海”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服務,以開放、包容、高效的姿態擔當好廣交會金融服務商。
以客戶需求為中心 創新金融服務矩陣
走進廣交會展館,現金櫃&、ATM機、智能外幣兌換機等映入眼簾。中國銀行啟用15個現金櫃&和7&ATM機、升級更新5&智能外幣兌換機,為參展企業提供了多元化支付方式,滿足企業交易頻率高、單額支付數量大的交易需求。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潘志堅&&,廣東中行緊跟“製造業當家”等戰略部署,發揮境內外及區域間協同聯動優勢,完善金融服務供給,加強信貸投放支持,當好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金融“主力軍”。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為來粵投資企業提供産業金融全産品體系,其中針對電子電氣和智能家電、汽車和機械裝備等産業客群提供科技金融專屬授信模式,助力廣東特色産業做大做強,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銀行工作人員指導境外採購商進行“換幣”操作。新華網發 (中國銀行 供圖)
截至9月末,廣東中行已累計為廣東地區企業提供授信超萬億,其中製造業整體授信支持超3000億元。
在廣交會的“先進製造”展區,中山市廣隆燃具電器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頭攢動。作為廣交會上的“老面孔”,這家企業的烤箱、衣物護理機等産品暢銷歐美、日本、南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出口收匯資金回籠效率低和匯率波動風險較大是這家進出口企業發展的痛點。
針對這一痛點,建行廣東省分行創新金融服務,為廣隆燃具個性化打造了跨境匯款産品“智匯速達”。通過這一産品,公司特定的出口收匯業務可經由系統後&校驗,收到款項自動解付至公司收款賬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資金周轉風險,為企業的“出海”注入了“強心劑”。
無獨有偶。出口收匯資金回籠慢、現金儲備不足、應收賬款周轉期長多年來困擾着佛山奇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堅,他所在的企業生産充電器、移動電源和數據線等産品,正通過廣交會&&,向全世界大市場輸送。
“過去由於資金回籠慢,新的訂單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生産,讓我們錯失了寶貴的客戶合作機會。”劉堅説,目前建設銀行“跨境快貸——外貿貸”為公司提供了一筆靈活的發展備用金,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難的問題,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依託科技強化貿易金融供給 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澎湃動能
在智能外幣兌換機面前,境外採購商通過人臉識別和身份驗證,將外幣放置對應位置,幾秒鐘後便可獲得出鈔的人民幣;AI機器人演繹便利化支付過程,與客商交流互動;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通過電子墨水屏實時展示餘額及交易,支持非接觸支付……廣東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方面通過“金融+非金融”優質服務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另一方面拓展智能支付場景,強化科技賦能貿易金融供給,為廣交會境外客商逛商家、下訂單、買服務開設“綠色通道”。
當下,跨境電商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工商銀行依託全球網絡布局和金融科技優勢,提供跨境e電通、關稅保函、智聯通等跨境電商領域的智能化服務,為跨境電商提供安全、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渠道。工商銀行為跨境電商企業的出口收匯需求個性化定制“出口跨境電商收結匯”服務方案,通過與廣州電子口岸數據互聯,實現收結匯、國際收支申報、資金下發、對賬等功能的全流程自動化處理,為企業出海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跨境電商龍頭跑出“加速度”。
工商銀行人工智能機器人會講流利的普通話、粵語及英語,為客商提供服務導引,向外國客商展示中國“智造”的魅力。新華網發 (工商銀行 供圖)
交通銀行緊跟外貿行業發展新趨勢,線下在“跨境電商展示區”特別打造了跨境電商特色專區,線上創新推出 “電商通”一站式服務,上線“絲路電商綜合金融服務&&”,賦能中小微外貿企業“出海逐浪”。該行相關負責人&&,將繼續充分發揮經營綜合化、服務全球化優勢,依託科技強化貿易金融供給、搭建金融服務橋梁,助力海內外展客商廣拓商機、揚帆遠航,以金融之力為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