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陽、貴州貞豐兩地政協助推東西部醫療協作-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10/16 14:44:22
來源:南方+

廣東惠陽、貴州貞豐兩地政協助推東西部醫療協作

字體:

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東部腹地的現代化城市,一個是貴州北盤江畔的民族文化旅游試驗區,惠陽和貞豐,地圖上兩個相距近1300公里的地方,因責任和使命緊密交融,共同譜寫惠陽區與貞豐縣中醫藥協作交流的動人篇章。

中醫適宜技術是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簡、便、驗、廉”的優勢,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2023年以來,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政協以重點調研協商課題為抓手,推動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普及,建立了覆蓋全區基層醫療機構的推廣網絡,持續推進中醫藥進校園、進鄉村等“六進”活動,讓中醫藥更好地“惠及於民”。惠陽區在中醫適宜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技術運用、機制完善、推廣宣傳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在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上有着不錯的基礎,貞豐古城有民間自發組織的中草藥市,群眾對中醫藥診療有着迫切的需求。

基於此,兩地達成共識——以惠陽之所長解貞豐之所急。兩地政協積極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戰略,全力以赴做好醫療協作各項工作之餘,不斷創新,依託惠陽區在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方面的經驗優勢,以中醫適宜技術在貞豐縣推廣運用為切入點,堅持“小切口、實舉措、精投入、好效益”的理念,探索醫療協作新路徑,響應群眾所急所盼。

説幹就幹,兩地政協迅速聯動,攜手打出系列“組合拳”。2024年4月,兩地衛健部門深入貞豐調研醫療衞生事業發展現狀,開展培訓、義診等系列活動,簽訂了中醫適宜技術合作協議。6月,惠陽區政協副主席劉偉琳帶領中醫專家團隊到貞豐縣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協作共建活動,加強兩地人才學習交流,深化雙方協作共建。7月,兩地衛健部門印發《惠州市惠陽區—黔西南州貞豐縣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抓好“傳幫帶”,留下“帶不走”的隊伍。截至8月底,惠陽區已選派四批次共22人次中醫專業技術人才到貞豐縣一線工作,累計開展培訓24場次,累計培訓中醫骨幹1000餘人次,實現了人員培訓全覆蓋。

培訓涵蓋跌打、穴位貼敷、放血療法、浮針療法、耳穴壓豆、刮痧、火龍罐、推拿康復、針灸等多項內容。課堂上,專家們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見解並開展現場實操教學,為當地醫務人員帶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對提升中醫技能和服務水平,為後續深入開展醫療協作奠定堅實基礎。

貞豐縣民族中醫院的醫生柏仕興説:“這次培訓很有意義,惠陽同行對中醫的理解和精湛的醫術讓我很受觸動。課後我們交換了中醫學習資料,探討臨床問題,受益匪淺。希望我們中醫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繼續深耕,為中醫藥傳承發展貢獻力量。”

“請進來”的同時,還要積極“走出去”。今年8月,貞豐縣民族中醫院醫生鄧紫澤到惠陽三和醫院跟崗學習關於蛇咬傷的中醫中藥治療方法,把惠陽成熟技術帶回貞豐。

“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對蛇咬傷的分類、症狀、診斷、治療,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抗蛇毒血清的應用,中醫藥治療方法以及對症治療等,對保住患者生命、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鄧紫澤説。

走入百姓中,提升群眾就診體驗。今年以來,惠陽區中醫專業技術團隊先後在貞豐縣者相鎮、龍場鎮、北盤江鎮等9個鎮(街道)開展了11場中醫藥適宜技術義診、坐診及健康宣講活動,累計為1100余名當地群眾提供診療服務,營造“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

義診現場,專家們仔細詢問病情,認真進行檢查,針對不同病症給出專業的治療建議,通過針灸﹑推拿﹑正骨﹑火龍罐﹑小針刀﹑耳穴壓豆﹑浮針療法等療法幫助患者舒緩病痛。惠州市基層葛洪杯名中醫廖玉財現場演示小針刀治療屈指肌腱鞘炎,微創的優勢代替了傳統手術,為患者解決困擾已久的病痛。引得圍觀群眾紛紛拍手叫好。

同時,義診專家通過宣講中醫調理的重點和預防保健養生知識,指導群眾簡便易行的中醫保健方法,讓更多老百姓了解中醫、走近中醫、信任中醫。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協作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兩地圍繞中醫館建設、中醫閣建設、隊伍建設、宣講團隊建設和制度建設等“五項建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動東西部醫療協作行穩致遠。

為解決鄉親們出行不便、看病難的現實困難,兩地提前謀劃,多次實地走訪調研,根據病人數量、周邊群眾流量、衞生院空間布局等特點,計劃試點打造1個中醫館、1個中醫閣和中醫文化長廊,再根據實際情況向全縣逐步推廣,為當地群眾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為進一步支持貞豐縣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發展,惠陽區還捐贈了紫砂火龍罐、銅砭刮痧板以及中醫藥適宜技術操作手冊等物資,豐富當地中醫藥資源的同時,向群眾宣傳普及中醫藥知識。

建制度,推動醫療協作走深走實。根據貞豐縣醫務人員的中醫適宜技術資質情況,惠陽區通過指導當地建立完善中醫專家人才庫和中醫適宜技術教學點,整合兩地優勢資源,加強中醫藥隊伍建設和宣講團隊建設。此外,兩地在人員培訓制度、質量控制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方面深入探索交流,確保醫療協作工作的規範性和可持續性,形成醫療協作合力,以點帶面促進兩地在醫療衞生領域的全面協作與共同發展。

跨越山海,搭建健康橋梁。接下來,兩地政協將繼續聚焦民生期盼,助推兩地在療法交流、廣泛覆蓋、中醫康養、場館建設等方面深入協作,持續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與獲得感,全力推動兩地東西部醫療協作邁上新&階。

【糾錯】 【責任編輯: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