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教育優質均衡”夯實城市“軟實力”-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09/20 09:56:18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深圳福田:“教育優質均衡”夯實城市“軟實力”

字體:

  近年來,福田區將“教育優質均衡”統籌納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戰略,建立了區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聯動的“教育優先發展”領導機制,在教育治理數字化、集團化辦學廣覆蓋、師資培養新體系、素養課程多元化等方面全面發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

  部門聯動“高效率”

  “‘部門聯動’是福田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示範擔當!”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王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為做好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創建工作,福田區成立了由區長挂帥的領導小組,教育、民政、財政、人事等20幾個政府職能部門聯動融合,形成高效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各部門依法科學履行教育職責,統籌推動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問題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等任務的落地,逐項兌現教育民生承諾。

  福田區協調各部門從地、錢、人等方面各個擊破難題,以最大的決心、最強的力度、最嚴的措施,合力推進學校建設、師資培養、教學目標等工作,確保優質學位供給。

  例如,在落實“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目標方面,責任單位由區教育局、區委區政府辦公室、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區委編辦、團區委組成,呈現出共擔“教育責任”新局面。

  備受關注的福田區“雙十工程”,僅2020年就為市民群眾增加了2.3萬個優質學位,這是集中反映地方政府全力兌現教育民生承諾的典型案例。

  教育治理“數字化”

  “‘推進教育數字化’是教育部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行動之一”,福田區教育局主任督學高建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福田區在數據融合、學校治理、數智決策、教學改革、智能課堂、培養數字化教育領航人才、數字化教育應用創新等方面發力,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構建黨建引領下的“數字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機制。數字孿生教育城區就是福田區教育數字治理的示範亮點。

  福田區依託數字化CIM&&,將校園安全、學區信息、學業水平、健康檢測等重點領域實行規範採集和全量接入,實現全區現代教育治理“一圖全面感知、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

  例如,在AI賦能課堂教學變革,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方面,就走在了前列。

  福田區打造“AI賦能教育發展示範區”,開展智慧教育城區建設,推動教育從“知識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走向“學生個性化學習為中心”。探索形成以泛在、互動、協作、探究和個性化為特徵的未來教育新生態,創新區域教育管理及學校教育教學形態;進行“5G+AI”模式的數字化智能校園建設,搭建集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學生學習、教學評價、家校溝通為一體的物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園&&”;“互聯網+教育”建立智能教育教學服務體系,建設開放、高效、綠色的“福田AI賦能教育”新生態;積極落實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工作任務,開啟“全息未來教育”新征程,構建具有國際水準的智能化教育體系。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教育集團,現有在校學生 1 萬 1 千余 人,教職員工近千人,是深圳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優質公辦集團學校。(福田區教育局供圖)

  集團辦學“廣覆蓋”

  “福田區是深圳市優質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區域!”王巍介紹,福田區充分依託聚集在本區域的市區兩級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共建共享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實現全區集團化辦學“廣覆蓋”,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牽引作用,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構建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格局。

  目前,福田區有紅嶺教育集團、荔園教育集團、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荔園外國語教育集團4個廣東省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對象,形成了“名校+”“院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模式。

 

例如,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騰訊公司聯合辦學就是“名校+名企”的經典案例。學校推動管理變革、課程變革、技術變革、人才變革、空間變革,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持續攀升,成為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教育改革標杆學校,為中國公立學校管理創新和課程變革輸出了示範經驗,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球基礎教育風向標學校TOP100。

  教育集團內的教師交流機制、教育教學共研機制、學生培養共育模式,整體提高了各成員校課堂教學和教科研質量,是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體現。

  師資培養“新體系”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王巍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福田區實施“大先生”培養計劃,圍繞教師成長培養和學校管理者領導力提升展開“七大工程”,對每一位教師和校(園)長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培養,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石。

  目前,福田區有全國模範教師6名、全國優秀教師33名、特級教師55名、國家級骨幹教師47名、省優秀教師95名、53個省市級名師工作室,近五年共23人通過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定,總數位居全市第一。同時通過多渠道、多批次引進優秀教育人才,促進教師數量和質量雙提升,2019年以來,福田區赴外定點招聘教師2000余名,碩博士學歷人數佔比90%以上。

  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領導力方面,福田區以教研員為主導,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品牌課程主持人的協同力量,通過職初教師合格勝任力陪伴式培養、示範型骨幹創新研究力激髮式培養、從管理走向領導的能力培養等舉措,打造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近年來福田區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例如,近5年,福田區紅嶺中學高中部教師在國家、省、市級教學競賽中獲獎300餘人(次),出版專著60多部,在國家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12篇論文被國家級媒體轉發轉載。

  福田區還創新實施“知事識人、序事辨材”教師評價考核機制,拓展選才高度,建立重點人才培養庫,全力打造全過程育才梯隊。

  福田區梅林小學黨支部副書記毛健薇&&,這是福田區教育局從廣大教師隊伍中發現人才的全新實踐,形成了幹部隊伍後備人才庫和優秀教師梯隊培養人才庫,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持續動力。

  素養課程“多元化”

  福田區聚焦課程建設,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同時,以“一校一案”構建新高考背景下的“1+N”特色課程體系,落地核心素養,實現素養課程多元化。

  高建軍介紹,“1+N”特色課程體系中的“1”,即圍繞國家課程和學生核心素養,開發“1套”有福田區域特色的高中學校課程育人體系;“N”,即各高中學校結合本校實際,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富有特色的“N個”課程譜係,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例如,福田區梅林中學針對學生的不同成長需求,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構建了19項校本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發展渠道,形成“定制式”育人模式。紅嶺中學開發了8個門類共416門課程,建起由學科課程+跨學科課程+超學科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打造出語文跨媒介閱讀、歷史體驗、紅樹林探究、行走學習、學生合唱、歷史軟陶、心理髮展、職業生涯等10門學校精品課程。

  “課程博覽會”是福田區推進課程品牌建設的創新做法,並以此探索開展課程資源庫建設行動,豐富校內課後服務優質課程資源庫,把福田打造成為全國課程建設高地。今年3月,福田區與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共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探索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改革新路徑,讓課程改革的紅利真正惠及福田的學生。

  與此同時,福田區加強課堂建模,推出一系列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名、優、特教師的先進教學模式,培育100節示範課例,形成一批優質課程資源包,輻射全區及對口幫扶的廣西南寧、廣東肇慶、深汕合作區等地區,構建學生創新成長的“基本式+變式”的教學範式,提高課程育人實效。

  福田區先後獲評“全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全國教育國際化實驗區”“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等,這些榮譽是對福田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肯定,其背後的探索經驗,值得借鑒。

 

【糾錯】 【責任編輯:伍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