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月23日電(李俊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産業轉型升級如何把舵定向?落實“雙碳”要求,綠色生態保護有哪些硬舉措?鄉村振興透露著哪些民生關切?
筆者從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了解,廣東各地立足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凝心聚力探索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新路徑,描繪著聚焦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路線圖。
“既要立足當前穩增長,又要著眼長遠謀發展。”廣東省人大代表、佛山市委書記鄭軻表示,佛山將準確把握好“穩”和“進”的關係,統籌兼顧好大、中、小企業發展,加速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開動腦筋拓展國內外市場,在爭當高品質發展“領頭羊”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2022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
廣東湛江擁有紅樹林9960公頃,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紅樹林面積較大、種類較多的自然保護區。廣東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説,湛江將挖掘紅樹林的生態、經濟、科研、人文“四大優勢”,打造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引擎”。加強紅樹林生態整體保護、生態修復、自然保護地管理,大力發展紅樹林碳匯經濟,組建“湛江市紅樹林之城高端智庫”,深入提煉“紅樹林之城”精神內核,把紅樹林頑強不屈的意志、激濁揚清的正氣、團結奮進的力量,體現到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中。
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廣東省人大代表、肇慶市委書記張愛軍談到,肇慶是農業大市,農業強才能肇慶強,鄉村美才能肇慶美。接下來,肇慶將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破解不平衡不協調突出矛盾的戰略舉措,加快農業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發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扎實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推動肇慶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