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讓我從支付寶、微信或者信用卡‘套現’借錢周轉,能幫這個忙嗎?”……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身邊好友的“燃眉之急”請求時,不少人發現“套現”借錢簡單便捷。然而,這些看似你情我願的“幫忙”或“互利”行為,實為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對應的民間借貸合同也會被法院依法認定為無效,嚴重時可能觸犯刑法。
新華社發 王鵬 作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
“朋友讓我從支付寶、微信或者信用卡‘套現’借錢周轉,能幫這個忙嗎?”……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身邊好友的“燃眉之急”請求時,不少人發現“套現”借錢簡單便捷。然而,這些看似你情我願的“幫忙”或“互利”行為,實為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對應的民間借貸合同也會被法院依法認定為無效,嚴重時可能觸犯刑法。
新華社發 王鵬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