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五運會開幕式“水舞&”背後的“水保障”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5 11/13 09:19:22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揭秘十五運會開幕式“水舞&”背後的“水保障”密碼

字體:

11月9日晚,當十五運會開幕式的序章拉開,一場“以水為魂”的視覺盛宴在觀眾眼前徐徐鋪展:中華白海豚在碧波中躍動,鰲魚悠游於海天之間,二十四節令鼓在潮頭擂響,火炬手亦踏浪而行……整場開幕式因水而生、因水而靈。

從在陸地中心“造海”的魄力,到令“大海”2小時退場的效率,再到以水為墨、點燃“科技之火”的巧思,這一幕幕視覺奇觀的背後,都隱藏着一套精密而高效的“水保障”系統。羊城晚報記者採訪廣州水投集團,揭秘十五運會開幕式“水舞&”背後的“水保障”密碼。

 十五運會開幕式打造同心圓“水舞&”。圖/新華社

陸地造海?開幕式“水舞&”背後的水脈基礎

在體育場內“造一片海”,是開幕式的核心創意之一。通過環形水幕等前沿技術,一個壯觀的同心圓“水舞&”從藍圖走向現實。

“在接到關於開幕式舞美供排水保障的協助函後,我們第一時間就組織專業團隊,對接開幕式創意策劃團隊,全面梳理節目舞&及各環節用水需求,並對主場館內供排水情況開展全方位調研。”廣州水投集團營運管理部高級主管、高級工程師朱翰森介紹道。

 廣州水投集團專業團隊第一時間與開幕式創意策劃團隊溝通對接。通訊員供圖

朱翰森告訴記者,為實現最佳效果,團隊對場館內供水管道的徑流量、管網接駁點位、儲備水箱容量等關鍵參數逐一覆核,提出優化意見,協助完成供排水系統改造,並對所有設施進行檢驗,確保舞&用水精準無誤,為“水舞&”的完美呈現奠定了堅實的水脈基礎。

2小時極速排水,讓“大海”迅速消失

為保障後續賽事不受影響,開幕式結束後,舞&水池內的水必須在短短2小時內完全排空。

記者了解到,早在開幕式前,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就已借由探地雷達和管網內窺等技術,開展多輪排水管網“體檢”,對奧體中心周邊累計巡查超過440公里、清疏超過150公里,確保整片排水系統“經絡暢通”。

 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工作人員對奧體中心場館內排水管網進行清疏作業。通訊員供圖

“我們採用實地踏勘、專業檢測等方式,檢查場館內排水路由,並對場館內外管網進行7次摸查,發現問題及時協助場館方整改,同時開展了多輪實戰演練。”廣州水投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所有準備,都是為了確保舞&排水任務能夠高效、順利完成。”

主火炬“水火交融”背後,是一套“雙保險”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均臨海靠水、因水而興,血脈中流淌着向海而生的基因。十五運會的火種採集自南海1522米深處的可燃冰,呈現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水火交融”奇觀。

而在開幕式主火炬點火儀式上,火炬手踏“浪”而來,拾級而上“點燃”主火炬塔“天海之冠”。

 火炬手們踏浪而來。圖/新華社

“其實,主火炬塔的‘火焰’並非真實火焰,而是以‘科技之火’的電光水霧形式呈現。”朱翰森指出,點火儀式需要持續高速噴出水霧,“我們協助舞&創意團隊設計,提出點火裝置採用‘雙回路供水+雙水箱’保障方案,為點火環節的視覺效果與全運會期間主火炬穩定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11月9日,火炬手蘇炳添(中)、張家朗(左)、李祎點燃主火炬後向觀眾致意。圖/新華社

一滴水,串起灣區共同記憶

醒獅隊踩着“浪尖”騰挪,粵劇名伶臨水而歌,咏春和南拳武者招式凌厲,攪動一池激越……“水舞&”融合了粵劇、醒獅、英歌、港樂、廣繡、麒麟等嶺南文化元素,每一幕都映照出大灣區“共飲一江水”的文化同源。

 開幕式上,醒獅、鰲魚等嶺南元素震撼人心。圖/新華社

“一滴水,一滴一滴一滴一滴的水……一起融入大海”。開幕式在主題曲《天海一心》的旋律中圓滿落幕。水,不僅是承載舞&創意綻放的核心基底,更將粵港澳三地的文化根脈、精神共鳴與時代願景緊緊相連。

這場“以水為媒、融貫一心”的開幕式,不僅展現了嶺南水文化的靈動,更折射出科技與人文的完美融合,讓世界得以看見廣州這座千年水城的“水”文化、“水”創新和“水”保障,托起令人難忘的灣區之夜。

 開幕式上,醒獅、鰲魚等嶺南元素震撼人心。圖/新華社

文 | 記者 孫牧 通訊員 楊楠

圖 | 通訊員提供(標注除外)

視頻 | 記者 孫牧

【糾錯】 【責任編輯:關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