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3日電(李慶招)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之火點燃南粵大地。作為千年商都,廣州再次與全運會攜手,以賽事為媒,煥發出嶄新的城市活力。在這片熱土上,承載城市記憶的體育場館、廣州“老字號”體育品牌等,共同成為這場煥新的主角。它們不僅是賽事保障的基石,也將全運會從頂尖選手的競技場,延伸為全民可感、可參與的體育節日。
老場館新風貌 為城市注入動能
在廣州市越秀區,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與越秀山體育場共同見證了十五運會足球項目女子16歲以下組的激烈角逐。當人們的目光聚焦於賽場競技之時,煥然一新的體育賽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藍色的看&座椅、嶄新的鋼結構雨棚、騎樓式風雨連廊……踏入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運動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座享有“嶺南體育文化活化石”美譽的老場館,以新的樣貌,在延續厚重歷史血脈的同時,跳動着現代城市體育生活的嶄新脈搏。

2025年10月30日,市民在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鍛煉。新華網李慶招 攝
“老場館”如何煥發“新風貌”?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建築院副總建築師潘敏昌介紹,廣東省人民體育場改造突出兩大亮點:一是在北側看&區域創新性整合空間,新建廣東體育博物館,為傳承體育文化提供了新平台;二是通過物理空間的打通與連接,貫通烈士陵園——英雄廣場——省人民體育場750米廣州傳統紅色紀念軸線,促進紅色文化與體育文化的互聯交融。
“此次升級不僅限於場館本身,更對周邊商業進行了同步優化。”潘敏昌&&,街區改造未來將圍繞體育産業進行融合配置,有望盤活傳統商圈的商業氛圍,其“賽後利用”規劃也將為街區的活力提升與消費升級注入新動能。
從較場西路一路北上,沿着應元路拾級而上,“越秀山體育場”牌坊映入眼簾。邁入其間,綠色草坪、藍色跑道與黃色看&交織出鮮明色彩。這座承載着廣州人“上山睇波”集體記憶的體育場,如今又因到來的十五運會而煥發新的活力。

2025年10月30日,升級改造後的越秀山體育場。新華網發(吳子良 攝)
“作為越秀區區級文物,越秀山體育場本着‘修舊如舊’的原則,在改造中與越秀山的自然山景及鎮海樓、中山紀念碑等廣州地標相呼應。”越秀山體育場管理部部長張羽介紹,本次改造集中於基礎設施與體育工藝兩大板塊,重點升級草坪、燈光、LED大屏等體育工藝設施。在智能化方面,越秀山體育場部署了集成AR實景導航功能的小程序系統,為觀眾提供精準的場內導覽服務。
從賽場到生活 讓體育惠及全民
在廣州黃村,升級改造後的廣東奧體中心不僅以更智能的設施、更多元的功能為十五運會提供“硬核支撐”。賽後,這個專業的競技場將化身成為市民的“全民健身樂園”。
“我們以打造‘人民的體育公園’為理念,將其作為一個城市更新的典範來升級改造。”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羅建河介紹,廣東奧體中心改造設計貫徹“兼顧賽時賽後利用”理念,運用共享的空間模式和流暢的交通動線,把中心體育場的二層完全開放,將原二層功能單一的大型室內空間改造成為賽時的觀眾立體疏散平台,賽後全天候使用的開放式全民健身活動空間;其次,活化奧體中心室外廣場,增加了大量的林蔭及戶外設施,共同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公園。

資料圖:廣東奧體中心。新華網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供圖)
對廣州而言,“提品質”遠不止於場館的硬體升級。它旨在以賽事為杠桿,撬動設計、製造、運營等全産業鏈條的協同創新,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産業生態,最終轉化為全民共享的健康日常。
在雙魚體育創新中心,雙魚體育為十五運會量身打造的“展夢3”球&在現場展出。雙魚體育市場部部長楊學峰介紹,該款球&在面板材料、面漆工藝及腳架結構上都進行了針對性升級,其彈性和平穩度均達到新的高度。

2025年10月30日,在雙魚體育創新中心展出的“展夢3”球&。新華網發(雙魚體育供圖)
談及如何讓頂尖賽事的科技體驗惠及大眾,楊學峰&&,雙魚體育從建立開始,就立志於做好産品,讓運動員獲得更好的成績。同時,雙魚也在思考,如何讓大眾也愛上運動。“十五運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賽場上,我們讓專業的裝備閃耀舞&。賽場之外,我們也把適合大眾的産品推廣開來,激發全民共同投身運動熱潮。”
從賽場的專業設施到遍佈城市的健身空間,從“老場館”的智慧煥新到“老字號”的技術攻堅,廣州正全方位保障十五運會,以賽興城、以賽惠民,將全運激情融入日常,繪就一幅全民共享的健身圖景。(參與報道:林詩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