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也是政策落地、民生感知的神經末梢。在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梁偉華以“平安貼心人”的身份,深耕“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用一個個解民憂的實際行動、一套套破難題的治理妙招,勾勒出基層治理“以民為本、系統集成、全民共治”的生動圖景。

梁偉華(左二)組織召開倫教街道“平安+”項目工作部署動員會議
以民為本
綜治中心從“擺樣子”到“真管用”
居民辦事跑多部門、矛盾響應慢半拍……基層治理的堵點,首先體現在力量分散、服務脫節。梁偉華深知,綜治中心作為基層治理的“大腦”,絕不能是“空架子”,必須打破部門壁壘,讓資源“擰成一股繩”。
為破解“多頭跑”難題,他推動綜治中心、聯合調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務站“三站合一”,推出“常駐+輪駐+隨駐”模式,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力量集中調配,讓居民“進一扇門、找一群人、辦所有事”;為縮短響應時間,他構建5分鐘“調處圈”,以網格為單元劃定服務半徑,確保矛盾苗頭快速捕捉;為避免“治理斷檔”,他創新“7+3”機制:每日匯總民情、每週研判風險、每月分析數據,聯合街道書記、派出所所長組成“六人小組”,立下“隱患當天清、問題周周議、成效月月評”的規矩。
2025年2月,某小區因新舊物業交接受阻,綠化停滯、垃圾堆積,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一觸即發。梁偉華啟動“吹哨”機制,半小時集結多部門力量,用“疏導情緒—厘清事實—協商細節”三步法反復溝通,4月底便促成三方交接——如今小區草坪復綠,孩子們的笑聲又回到了樓下。
“破散立聚”的合力,不僅讓綜治中心告別了象徵性存在,更讓基層治理有了精準響應的實效力。截至目前,倫教90%以上矛盾糾紛在網格內化解,“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不再是口號,而是群眾可觸可感的日常。
系統集成
警網聯動從“各自管”到“齊發力”
基層矛盾的難點,還在於單打獨鬥的局限:民警懂法規卻不熟民情,網格員知鄰里卻缺執法權,若力量不協同,小矛盾也可能拖成“大麻煩”。梁偉華明白,平安建設不是“一人忙”,而是“眾人扛”,必須讓專業力量與基層民情形成“1+1>2”的合力。
為此,他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推動全科網格聯絡站“從有到優”,“粵平安”網格系統今年以來上報事件26531件,辦結率達99.91%;更首創“警網合一”機制,組建303人的“警格+網格”隊伍,民警負責法規解讀、網格員負責民情溝通,優勢互補間實現24小時“on call”。街道還統一製作“警格&&卡”,印上雙方&&方式發放到每戶,讓群眾“有訴求能找到人”。

梁偉華(左二)聯合警網格開展矛盾糾紛調處
2025年春節夜,一名村民在陽&燃放煙花引發鄰里衝突,梁偉華接到消息後,立即調度“警網”隊伍:民警用《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講危害,網格員幫受損居民協調賠償,短時間內便促成雙方和解。後續回訪獲知,兩戶人家不僅冰釋前嫌,還成了互幫互助的街坊。
此外,針對“老大難”糾紛,梁偉華還推動“訪調、檢調、警調、訴調”四調聯動,小矛盾網格先行、大糾紛街道兜底,今年160件調解案件成功率達97%,10件“釘子案”全部化解;“所長直通車”機制更讓服務落地——不管是小區治安漏洞,還是老人居住證難題,所長親自督辦,已解決訴求1492件,收到錦旗141面。
系統集成、變單為合的強大聯動力,讓矛盾化解既有法理力度,又有人情溫度,更讓平安建設有了實打實的支撐。
全民共治
群眾參與從“旁觀者”到“主人翁”
基層治理的生命力,在於群眾參與的廣度。梁偉華始終堅信,“平安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必須把“N”種社會力量請進來,讓群眾從看客變成主角,為平安建設凝聚起全民托舉的力量。
他在轄區建起128個全科網格聯絡站,配備501名“網格員+信息員”,這些“社區眼睛”每天穿梭街巷,今年以來收集隱患信息35條,33條在萌芽階段化解;他牽線商協會、愛心企業,助力荔村辦“菊花文化節”、羊額村活化百年書院,借文化活動開展“法治講堂”“家風分享會”20多場,讓和諧理念融入日常——此前因宅基地爭執多年的兩戶人家,聽完家風課後主動找調解隊和解,還一起為書院捐書,成了社區和諧典範。

梁偉華(左二)在小區開展全科網格聯絡站宣傳工作
此外,為破解力量薄弱難題,他開展“雙培育”行動:培養30名青年幹部挑大梁、42名“法律明白人”提供諮詢;組建2000餘人的“治理幫手團”,22個調解組織、201個最小應急單元隨時待命;推動機關支部與律所結對,律師每週坐班,讓居民“家門口就能解法律難題”。
居民老陳曾因勞動合同糾紛失眠,在律師幫助下拿回欠薪,他特意送感謝信:“以前覺得法律離我遠,現在才知道,平安就在身邊。”
綜治中心聚合力,警網聯動顯效能,全民共治添活力,梁偉華用“認真”拼出了倫教的平安地圖,用“實幹”贏得了群眾的民心,為群眾織就了一張密實溫暖的平安網絡。據悉,2025年以來,警網格發生矛盾糾紛較去年同期下降50%,實現100%穩控化解,轄區未發生民轉刑命案及重大案件。群眾對社區民警、網格員的知曉率高達90%以上。同時,倫教街道綜治中心獲評廣東省“1+6+N”基層治理先進典型,街道連續三年斬獲區級平安建設“優秀”稱號。梁偉華被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平安貼心人”,獲評“平安廣東建設先進個人”。
如今的倫教,街巷裏有歡笑、社區中有溫暖、企業裏有安心,這份“平安答卷”,不僅是“1+6+N”體系的成功實踐,更是基層治理“以民為本”的生動詮釋。未來,隨着更多“平安貼心人”扎根一線,基層治理必將更有溫度、更有力量,高質量發展根基必將更加堅實、更加牢固。(記者 葉芷惠 通訊員 李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