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千燈湖畔,散步的市民三三兩兩聊着家常,街角閃爍的警燈與“飛鴻聯盟”志願者的紅袖章相映成趣;高端製造園區裏,勞動爭議調解員正為企業和員工“掰開揉碎”講政策;車水馬龍的鬧市街頭,正在開展巡防的最小應急單元在擁擠的人流中穿梭……這幅生動的平安圖景,正是佛山市委政法委以“繡花功夫”推進法治平安佛山建設的縮影。

9月16日,平安廣東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圓滿落下帷幕。佛山市憑藉“行業楓橋”“平安細胞”建設等做法走在全省前列、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創歷史新高等突出成績,繼獲評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後,在2024年度平安廣東建設考評中榮獲優秀等次,其中佛山市委政法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統籌推動平安佛山建設取得新成效,成功獲評“2022-2024年度平安廣東建設先進集體”。
“行業楓橋”巧解千家結
在佛山,矛盾糾紛調解有“行業定製版”。市委政法委推動&&《佛山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及全市五區綜治中心全部掛牌成立,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打造佛山特色“行業楓橋”,設立242個商會、醫療、金融、保險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在18家異地商會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聯調工作室”,成立38家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構建“調裁訴”一體勞動爭議聯合調解對接平台,成立住建領域多元解紛中心、高端製造園區矛盾共治中心等26個矛盾聯合化解平台,不斷深化“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

法官與調解員、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開展糾紛調解工作
如今,242個行業性調解組織如同毛細血管,遍佈佛山各行各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某陶瓷企業員工老陳回憶:“去年工資糾紛,調解員當場算明細、講法規,三天就拿到了補償款!”據統計,通過細分行業專屬調解通道,佛山“行業楓橋”總計已化解矛盾糾紛6.8萬件,實現“小事不出街鎮,矛盾就地化解”,成為佛山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地化的具體體現。
“黑惡退散”背後的雷霆出擊
“晚上在佛山逛街散步,非常安心放心!”市民李姐的感受背後,是佛山掃黑除惡、打擊犯罪的雷霆出擊:2022年以來,全市共打掉涉黑組織4個,惡勢力組織75個,不斷加大“黑財”執行力度,黑惡犯罪得到根本遏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颶風”“鷹擊”“佛安”系列專項打擊整治行動,重拳打擊整治突出違法犯罪和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5%;紮實開展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實現“兩下降一遏制一提升”。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讓市民真真實實享受到平安佛山建設成果。

全市常態化掃黑除惡培訓會暨“雙百”講座
23萬雙眼睛守護“平安細胞”
來到全市各個中小學校,民警、家長、志願者組成的“護校隊”正護送學生安全上下學;各個工業園區裏,“護廠隊”巡防的腳步聲讓夜班工人倍感踏實;走進各個社區,“飛鴻聯盟”耐心細緻的反詐宣傳守護着每位居民的“錢袋子”;漫步在內街內巷,“社區110”每一次安全檢查都在加固維護市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堤壩。

飛鴻聯盟向群眾宣講反詐知識
一直以來,市委政法委始終把加強平安建設基層基礎放在突出位置,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導向,聚焦“七無三零”工作目標,推動平安建設“一村一策”,積極打造“飛鴻聯盟”“社區110”“護廠護校隊”等群防群治模式,建成最小應急單元9168個,23萬名群防群治力量織就“天羅地網”。去年成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更讓“英雄流血不流淚”,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説:“現在看到有人遇到危險都敢衝上去,背後有政法委‘撐腰’!”
“平安建設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老百姓深夜敢獨自吃夜宵的底氣”。從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到“平安細胞”深入社區肌理,佛山正用“黨委領導、社會共治”的平安建設新答卷,讓“平安”二字化作市民觸手可及的幸福感。(記者葉芷惠)

